 |
张道文在病房里辅导李硕。 |
 |
宁大退休教授张道文 |
 |
张道文在公园里散步。 |
“重庆的亲友、广州的同学,还有很多老同事,打电话说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我了,鄞州瞻岐镇政府也邀请我去走走看看。”去年11月,因为身插胃管为邻床学生讲题成为“网红”的宁大退休教授张道文,感受到了网友的热情和尊重,也收获一大波祝福。 近日,记者来到张教授家中进行回访。新春将至,他希望通过金报、甬上教育向广大关心他的网友表示感谢。虽然从宁大退休20年,他还牵挂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青少年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身插胃管为学生讲题 宁大退休教授获网友关注 去年11月中旬,一段视频登上抖音热榜,引来2600多万网友围观。 视频中,一位头戴鸭舌帽、身插胃管的老者,在病床旁为一位孩子讲解物理题。他神情慈爱、语调柔和、讲解清晰认真,不少网友留言——“这才是值得尊敬的老师”“刻在骨子里的师德”…… 当日,记者联系视频发布者和当事人,还原了事件经过。 视频发布者叫王荣华,家住鄞州瞻岐镇,视频中的男孩是她的儿子李硕。李硕今年14周岁,是瞻岐中学初三学生,平时成绩排在年级前10,是位小学霸。去年11月12日,李硕因盲肠炎,进入鄞州区第二医院治疗,担心落下课业,住院期间他特意让家人带来了作业。两天后,同一病房住进来一位80岁的老爷爷,他是宁大退休教授张道文,因为肠梗阻住院治疗。 “进来前两天身体不舒服,精力不济,但我观察这个小朋友啊,特别爱学习,生病了还把作业带到病房来,那天我身体好些了,他有道科学作业,是力学方面的题目,不会。我就凑过去给他讲解。”张道文觉得这是件小事,可举手之劳让旁边的李硕妈妈很是动容,李妈妈随意拍了一段视频发到抖音上,引来千万网友围观。 “当时我们也很不好意思,老教授年纪这么大了,还生着病,还给孩子讲题,太过意不去。”李硕妈妈说。 第二天,李硕康复出院了。出院前,张教授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之后一次复诊还碰到了李硕小朋友,他妈妈也打来电话邀请我去瞻岐相会。”张道文说。 讲题是举手之劳 人与人之间不应冷漠 张教授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经过《宁波晚报》《现代金报》落地采访报道后,还登上了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央视新闻等央媒头条,浙江新闻客户端、教育之江等也纷纷转发点赞,一时间受到众多网友关注。 有网友说,从张教授身上看到了为人师者的行为示范和师道尊严。 1942年出生的张道文,祖籍宁波,1945年定居上海,1962年考入同济大学数学物理及工程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毕业后到重庆一家兵工厂工作,并在一所大学里教了10年书,评为副教授。1991年调回宁波师范学院,从事校园基建方面的工作,2002年从宁波大学退休。 张教授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一家五口住在上海11平方米的小弄堂里,高考前一个月在家复习,他只能到上海图书馆、周边小公园去看书。直到现在,他看到年轻人专注读书的情景,仍然会心头一热,肃然起敬。 同在一个病房,他看到李硕小朋友刻苦认真的学习,心里默默为孩子点赞。“我是学力学的,让他挠头的题目,恰巧也是力学方面的。”张道文说,不光是因为专业“对口”,又是老师,“人与人之间不要冷漠,举手之劳的小事,对别人可能有帮助。” 20余万字回忆录已成稿 祝愿学生们学有所成 上周,记者来到张教授家进行回访。 他从鄞州区第二医院诊疗一周,回到位于鄞州印象外滩的家中已有一个多月,恢复得不错。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七八点起床,九点吃早饭,中午阳光正好的时候,他会到离家不远的奉化江边骑骑自行车,散散步,晚上看看书,写写文章,十点睡觉。 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退休后他写了一部20余万字的回忆录《老骥拾遗》,记录了他的青少年求学时代,以及退休后游历各地的经历,最近删改成稿。张教授喜欢旅游,2019年带着老伴去了欧洲,更早之前游历了云南、广州等地。如今年届八旬,他更愿意在家看书写字,过一种安静平和的生活。 虽然从学校退休多年,但他仍然牵挂教育事业,和记者聊到了当前的“双减”,以及青少年“追星”的问题。“我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上的大学,那时候条件没有现在好,但同学们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希望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如今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足了,但不能丢掉这种‘为祖国读书’的精神,现在年轻人沉迷手机,大好的光阴不去学习,浪费掉了,真是可惜。”张道文说。 新春将至,张教授也牵挂着李硕和更多的小朋友。他希望通过《现代金报》、甬上教育向广大小朋友送上新春祝愿,祝愿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不负韶华,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