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评教师书写。通讯员供图 |
 |
学生日常书写。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洪黎明)老师的粉笔字、硬笔字作品一字排开,孩子们凑近一个个看过来,哪个字大了一点,哪个小了一点,哪个字看起来一气呵成干净利索,认真评议后,为心中的最佳投上一票。 近日,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举行一场特别的书写作品评选活动,学生唱主角,老师被投票,投出新一批“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书法作品”。 根据活动规则,凡是书写优秀或进步的学生,都有资格当“小小评委”。“这样的互动很有趣!”朱松毅同学参加这个校内课后服务拓展课后,一段时间下来,不仅感受到中华汉字的独特魅力,了解到写好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很开心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练习下,最终获得了认可,当上了“小小评委”,“班上的同学知道后,都可羡慕我了!” “双减”背景下,这所农村小学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展开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其中富有新意的书法课程,吸引了不少孩子参与进来。 为激发全体师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学校推行一些激励机制:每四周为一个周期,学校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后服务书法作品进行抽样评选,每个年级选出5幅优秀作品。同时,每一次每班也会选出3名进步奖。 此外,为了增加趣味互动,学校还拟定素质拓展课的实施方案,要求教师一起参与,定期书写一幅硬笔书法或者是粉笔作品,然后老师和学生可以互选心中最喜欢的书写作品。 最后,老师们和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学校将统一展示在进校门后最显眼的宣传窗内,让全校的师生共同欣赏。每次一展出,学生们都会围在一起,相互点评。同学们在心中种下端正书写的种子,默默进步,形成你追我赶的书写劲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