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琼老师写给孩子们厚厚的一叠信。 |
木心先生曾在旅途中写下《从前慢》这首小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 在鄞州区堇山小学,有一位喜欢写信的年轻教师,她叫王琼,610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她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书信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俞文琴 ●人物简介 王琼 33岁 鄞州区堇山小学 语文老师 鄞州区优秀德育导师(班主任) 所带班级被评为“鄞州区阳光班级” 推荐理由:她用书信架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拉近家校的距离。她用文字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让家长感受到人民教师“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封学生家长的感谢信 近日,鄞州区堇山小学610班赵俊峰的家长给学校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学校培养了优秀的教师,让孩子们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关怀,感谢班主任王琼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指导和关心帮助。 信件语言质朴无华,感情真挚动人。赵俊峰的妈妈刘女士在信中写道: “我的孩子在班级里不是优秀的学生,甚至有点落后。但王老师并没有因为孩子学习思想上的懒散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经常细心地指点孩子的错误,一遍不会就两遍,两遍不会就三遍,时间来不及,王琼老师就会电话叮嘱我在家里该如何引导。 王琼老师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家长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因为王老师耐心细心的指引,才让我这个原本懵懂糊涂的妈妈从错误的教育弯道步入正轨,让我对孩子的教育不再焦虑、不再急躁。 王琼老师身上充满的阳光和正能量深深吸引着每位家长,让我这个想偷懒的家长也开始变得爱学习,努力做个更合格的好妈妈……” 刘女士说:“我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感激之情,也是受到王琼老师的影响。小学近六年,她经常给我们写信,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一位家长,她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从入学第一天起 她坚持“每日一信” 5年前刚入学,王老师深知不光孩子需要适应,家长更需要适应。因此,从入学第一天起,无特殊情况,王老师坚持“每日一信”,一般在放学时段发到班级群,以此拉近家校的距离。 王老师说:“我们每个首导(班主任)都会随手拍些孩子们在活动、吃饭时的照片,分享在群里。包括孩子们在校的一天情况,当日课堂语文学习的内容,生活细节小提醒,需要通知的事项等。因为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比较喜欢写一点东西。慢慢地,写信成了我每日的习惯,收信读信成了家长们的期待。再后来,还能经常收到家长们的信,有时来反馈下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每日一信”坚持了一年,进入二年级后,王老师改为了“一周一信”的成长记录,对孩子们一周的表现进行反馈总结。同时,王老师开设了班级公众号,分享孩子们的诗歌作品、日记、佳作等,有班级发生的点滴故事和特色活动,还有王琼老师的随笔心得等。 公众号不仅需要文字的撰写,还要排版、设计等编辑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是王琼老师亲自完成,从没有假手他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期期都是她的心血之作。”王禹舒同学的妈妈如是说。 休产假前 她给每个孩子手写了一封书信 王老师自诩是一个感性的人。她会在六一节时打扮得可可爱爱和孩子玩耍,也会在课上严谨地和学生探讨知识;她会在有学生转学的时候大哭一场,也会在他们犯错时严厉地批评教育。 2019年年底,王琼临近产期,除了不舍,更多的还有对学生学业的不放心。于是,在休产假前一周,她给班里每个孩子都手写了一封充满爱与温暖的书信。那些个夜晚,她挺着大肚子,坐在灯下,回忆与每个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下是手写信的部分摘录: 亲爱的轶柯: 见字如面! 三年多相处以来,见证了你的成长、进步、蜕变,真好!说到大眼妹,大家总是忍不住翘大拇指为你点赞:歌声优美,朗读悦耳,文章俏皮,回答灵动,待人真诚……当然,王老师也会偶尔发现你的粗心大意,马大哈“附体”。 王老师暂时不在的日子里,要对你作如下叮嘱: 1.学习上保持你勤学善思的优点;作业中切记“仔细”,包括审题、不漏题,作文不离题;订正时要更及时一些,化被动为主动,不要总成为“拖欠户”呀!整理时,再细致一些,和“马虎”说再见好吗? 2.坚持自己喜欢的,并为之努力。合唱、主持这些都是你的爱好、特长,所以珍惜每一次机会,也只有合理安排好各科任务,你才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追寻自己想要的…… 44封“情书”,44份“情意”,道出满满不舍与丝丝期许。写完这些,王琼的丈夫和女儿帮她一起将这些信纸一一折叠装进信封。在正式休产假前一天的放学时,她将信给了孩子,作为暂时的告别。除此之外,王老师也给两个导师搭档各自写了一封信,给全班的家长写了一封信,交代了语文复习的要点和日常的注意提醒等。 此外,王琼老师还在孩子们十周岁时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写道: “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的眼里心里都是你们。看着你们一点点长高,一点点懂事,一点点进步,我总是想:这是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瞧,他们多棒!虽然我也常常表面对你们严厉,但不能否认我心里以你们为傲。 这么想着想着,你们竟已悄然来到十岁,来到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站点。十岁意味着你们需要褪去稚气,告别顽皮和淘气;十岁意味着你们需要明白道理,学会责任和担当;十岁意味着你们需要懂得感恩,铭记身边点滴。你们要感谢父母的辛勤付出,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同学的携手共进,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 纸短情长,王琼老师通过“见字如面”——书信的方式来传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叮嘱和牵挂,许多学生也给王老师写了回信。 王江翊同学的妈妈说,王琼老师一直用满腔的情、真挚的爱诠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但在王琼老师看来,她只是用真心对待她的每一个学生,用真情去记录他们的点滴,“我还愿意有一颗等待之心,等待他们从小毛虫蜕变、成长,化茧成蝶,在他们的青春时光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