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习作

    小小中国结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105班

    洪煦茉(证号2213115)

    指导老师 张春燕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小记者实践活动,走进了巧娘工作室。一进门,我就看到了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作品,有冬奥会的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有党旗和国旗……

    正当我看得入迷时,金奶奶来了,她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中国结。我想做中国结肯定需要五花八门的零件,结果金奶奶就拿了一根红红的长绳。绳子在金奶奶手里就像一个乖巧的小孩,可是当我自己操作时,它又变成了一个调皮的小孩,在金奶奶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制作中国结。

    原来看起来简单的一个中国结,蕴藏了这么多的学问。

    红红的中国结,

    红红的年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105班

    屈望舒(证号2213106)

    指导老师 张春燕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迎来了春节,真开心呀。妈妈说:如此重要的春节怎么少得了红红的中国结?于是,妈妈就陪着我参加金珊珍奶奶的中国结现场教学活动。

    金奶奶真厉害呀,是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慈祥而且很能干。小小的珠子、细细的绳子……到了金奶奶的手里,一眨眼就变成好看的中国结、可爱的小动物。听说她还制作了我最喜欢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真是太厉害啦!

    跟着金奶奶学做中国结,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好难。我一直做不好。幸好,金奶奶过来帮助我。最后,我也完成了一个美丽的红红的中国结,送给妈妈一个红红的年。

    中国结的制作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601班

    邵晗涵(证号2219054)

    指导老师 聂青青

    正月初九下午,我和一些同学一起来到总浦桥社区中心参加现代金报组织的小记者实践活动,向镇海区女红技艺非遗传承人金珊珍学习中国结的制作。

    金珊珍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看上去50多岁的样子,她的动作娴熟而敏捷。看,金奶奶取出一根红绳,迅速在上面打出一个结,将绳子分为两段,展示给我们看。然后将几股绳子交缠在一起,再次打出一个结。这时的绳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形状,金奶奶两手揪住第二次缠上去的对角的绳圈,轻轻扯出一对“小耳朵”来,在原来的绳圈外扯出四个“小耳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金奶奶心灵手巧,我们做起来笨手笨脚。我们走上前去看金奶奶的动作,她取了一位同学的中国结做示范。她用打火机将绳烧在一起,取出一颗黄色珠子串在上面,又将一条流苏,用剩余的绳头绑在上面,最后取出发胶刷在绳结上固定。这样,一条年味十足的中国结就做好了。

    在金奶奶的收藏室,我看到了更多美丽的中国结,它们的形状更为丰富。我还看到了冬奥会上可爱的吉祥物冰墩墩。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近几年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逐渐被人遗忘。中国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再被遗忘、舍弃。创新,不失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法。

    学做中国结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105班

    朱行简(证号2213103)

    指导老师 张春燕

    今天,我跟着金珊珍奶奶做中国结。她可厉害了,她会做虎头鞋、中国结,还会做冰墩墩呢……

    金奶奶先给我们一根红红的绳子,绳子上有一个小小的结,然后我们跟着奶奶学打结,一共打了4个结,打完后串上珠子和流苏。可是现在的中国结动来动去,很容易散掉,我们要给它喷个定型水。

    美丽的中国结终于完成了,奶奶说:“中国结象征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