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劳模开讲
“开学第一课”的多重价值

    2月17日,宁波市2022年春季开学第一天,在由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总工会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幸福”暨“2022劳模工匠进校园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竺士杰开讲《工匠精神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竺士杰等10位劳模还被聘为“劳动教育导师”。

    (2月18日《现代金报》)

    全国劳模开讲“开学第一课”,这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建设中,落实“五育并举”的务实之举。

    竺士杰是从最基层的码头操作工人成长起来的“大国工匠”,他的现身说法,是活生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固然需要提高一些劳动技能,但更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那样,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可见,劳动教育要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他们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竺士杰以全国劳模的身份开讲全市“开学第一课”,也是为职业教育代言的一种方式。他以中职毕业生身份走上工作岗位,在“事上练”中练就了一身的本领。接受职业教育,同样能够成才,家长和中小学生不应对职业教育有过多的偏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讨论,明确提出了规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竺士杰们以“劳动教育导师”的身份走进校园,也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有益尝试。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通过讲座和学生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更多的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确立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课程选择、志愿填报、就业选择等做好必要的铺垫。同时,各行各业的劳模走进校园,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也包括服务性劳动、复合型劳动。正如我国著名德育研究专家、北师大博导檀传宝教授所言,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让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成为“劳动教育导师”,这样就可以在劳动教育内容上很好地体现“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的中央指导性文件的要求。

    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小学生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方面。在劳动实践方面,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品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在我国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当下,各行各业劳模进校园,正是恰当其时。刘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