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让督导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

宁波教育督导数字化平台上线

    小孩所在学校课后服务怎么在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进展如何……家长们的这些疑惑,现在点点手机屏幕就能找到答案。3月1日,新版《宁波市教育督导条例》出炉的同一天,服务公众的宁波教育督导数字化平台在“浙里办”也正式上线。

    从督导报告的“一网通查”,到参与教育督导,再到为政府部门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迭代升级后的“智治”平台,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解读

    督导信息公开透明 各项指标实时评估监测

    刚刚上线的宁波教育督导数字化平台,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员,提供包括政策法规、督导报告、督学任务、指标体系等五大板块服务,信息公开透明。

    点击进入,市民通过输入主题词的方式,可以快速检索到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法律、法规、法条等,以及教育领域督导、检查的指标体系,更好地理解各级各类教育决策、部署,监督各级政府教育履职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入学校名称或区域名称,迅速检索到片区的督学信息,了解被督导学校的工作情况、区(县、市)政府的履职情况等,甚至各级督导报告也能查询得到。

    建立督导数字化平台在浙江属于领先,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宁波将着力打造“督学、督政、监测、评估一体”的数字化智治服务平台,打造“数据多元、纵横贯通、高效协同、治理闭环”的教育督导体系,健全部门协同智治新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为了使市民对教育督导工作有更全面、详细的了解,宁波市教育局还细化了检索功能,如将关键词检索的范围从标题扩大至全文,使检索结果更加全面广泛。更重要的是,该平台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进行实时评估监测,并督促整改。

    从“旁观者”成“监督者” 市民代表有机会参与督导

    一提起教育督导,很多人感觉“很遥远”,其实不然。借助宁波教育督导数字化平台,市民代表有机会被邀请参与教育督导工作中,包括一些热点难点、公众投诉举报较多的教育问题,身份从“旁观者”转变为“监督者”。

    市民可以通过首页下方的留言反馈一栏,随时随地向各级督导反映自己发现的、关心的教育问题,并能从用户个人中心了解到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进展和反馈意见。

    有问题反映,就要回意见反馈,这样的闭环,就是一种督导。“教育督导一直在强化问责上下功夫,在问责上见事见人,体现督导‘长牙齿’的威力,我们倡导的事决不能让督导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平台还可以通过对市民在“浙里办”数字督导中检索信息和反馈问题的监测,建构30日热搜词与问题反馈的关联模型,利用积累的数据与教育安全预警系统联动,实现教育风险的提前预警。

    接下来,督导单位将把督导评估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干部、教师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资金分配、教师发展、干部培养等业务系统进行关联。

    在行动

    400余名责任督学

    开展开学专项检查

    近日,宁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区(县、市)责任督学进行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400余名责任督学深入各学校就学生身心健康、防疫物资储备、校园饮用水卫生管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学生乘坐车安全、“双减”工作落地情况等,对全市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

    新闻深一度

    不仅有督学还有督政 解决教育突出问题

    一直说教育不是一家的事情,这次宁波教育督导数字化平台将广泛运用到各个部门,比如住建、公安等,平台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当年重点任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研究制定和完善对区(县、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指标体系。以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为例,按照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明晰各项工作,搭建数字化工具建立联审联管应用。充分联动多部门、多系统数据,重点建设督政数据驾驶舱,以数字化带动教育督政现代化,实现教育督政台账电子化、评估指标数据化。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督导方式与手段的变革,让督导工作更精准更有权威性。平台还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能自动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比,包括学校办学条件,教师信息,督学档案,评估得分统计、排名、均分离差等,以图表形式展现,简单清晰,一目了然。未来将上线的掌上督导功能,督查人员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时实地上传督查情况,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上级督导部门,这样的方式缩减中间环节,大幅提升了督查工作的效率。

    这张大网不简单

    明年实现督导结果全公开

    这张大网并不是刚刚起步建立。据悉,宁波市教育局于2017年开始建设教育督导数字服务模块,已初步完成包括发展性评价评估在内的多项线上督导评估服务任务。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项目建设在完善教育督导数字化服务外,主要攻克教育的难点,以通过政府治理,实现对教育的变革。

    根据时间表,到2022年底,宁波要基本建成教育智慧督导平台。2023年底,实现教育智慧督导平台中教育法律法规实现关联性查询,教育督导结果公开率100%,教育问题反映、反馈、督办“一件事”与 “教育督导智治一张图”“教育风险预警”形成闭环的应用。2025年底,全面建成教育智慧督导体系。

    快评

    大数据公开形成倒逼机制

    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今后,宁波将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结合教育基础信息库,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管理创新,建立教育综合督导应用场景,打造教育督导社会监督平台(浙里办)和教育督导智治一张图平台(浙政钉)。通过完善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智能化投诉举报受理、分发和处置,形成结果公开—问题反馈—督办督查—整改提升—结果运用的闭环机制,为政府教育治理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大数据公开形成倒逼机制,使各责任主体的工作模式从以往的单纯结果导向向结果和过程导向同时并重转变。随着教育督导结果公开的常态化,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学校规范办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的监督也将更有效。

    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加期待,对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更为关切,对通过教育督导推动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到我市教育系统的公平现状、发展水平,及时反映问题、掌握处理进度与结果,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教育领域相关信息查询的服务,支持学生及家长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教育督导活动,对学校办学情况可以向责任区督学进行反映。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