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道、守道、悟道

——年轻班主任家校沟通问题及对策探微

    北仑区泰河中学 陈涵容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工作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而年轻班主任如何掌握沟通之“道”,对于年轻班主任树立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的威信、凝聚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从三个角度出发,寻求对策、实践检验,并形成适合多数人使用的策略,以期为年轻班主任们在面临家校沟通中的问题时提供一些借鉴。

    一、寻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刚入学校时,我和绝大多数年轻班主任一样,认为只要凭借自己一腔教育热情,加上与学生年纪相仿好沟通,一定能够取得家长信任。但是久而久之,发现现实并非如此。于是,通过不断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思考出以下几点,以期为与我一样正在面临相似问题的年轻班主任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一方面,在《孙子·虚实》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言下之意是善于作战的,总是控制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控制。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亦是如此,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沟通主动权。

    如何掌握主动权?年轻班主任必须先明白: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一位家长听到批评是绝对开心的,部分家长或许比较会说场面话,但是也有情绪激烈的家长。所以在一开始接触家长时,就要让家长明白,家校沟通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建立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摒弃以往单纯的、被动的配合局面,增强家长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家校沟通观,利于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使家长逐步树立与学校教育相接轨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庭成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支持者、拥护者,扩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资源,壮大了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力量。

    另一方面,除了掌握家校沟通的主动权,年轻班主任们必须时刻明确:虽然家校教育的对象是相同的,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内容的范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确定三方的责任,以保证长期的家校合作。家长的责任包括: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准确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尊重信任、体谅孩子;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主动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师的责任包括:当学生在校出现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当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推卸责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绝不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尊重家长、平等地对待家长,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守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年轻班主任初出茅庐,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储备,但是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往往会面临许许多多层出不穷的特殊问题。

    班上有位同学,是典型后进生,每一次的大考都基本处于年级末尾,平常学习不上心,经常在课上打瞌睡,下课又与其他同学打闹成一团。分班伊始,我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几次三番与其父母沟通?因为每次与其母亲交流,先是表扬优点,再徐徐委婉引出孩子最近又有哪些做得不足。

    但时间一长,我实在是“羞于”启齿,再也找不到什么能够作为表扬的点。于是,我请教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接着请孩子妈妈来了趟学校,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叫你来不是什么大事,也可以不叫你来,主要是想着孩子经常在自习课睡觉,想了解一下情况,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晚上睡眠不好,马上要临近考试了,这样的事情也可以不处理,毕竟对其他学生学习也没有出现干扰,但想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对孩子自身不好,所以我想着,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多一点努力,让孩子有充沛的精力花在学习上,在这个学期中能够在学习上再提升一个层次,给孩子一个好的平台,那总是值得的,所以才把您请来,一起想想对策。”这样一来,她妈妈心理上也更能接受,主动提出让孩子停宿几天,让其自己往返家和学校,长长教训;同时在家中家长又能监督孩子不在晚自习时间打瞌睡。在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这位同学名次从原本年级吊车尾,一下子考到了两百名。

    还有另一类家长,属于“护短型”家长,喜欢对班主任工作指手画脚。并且只能接受班主任的“报喜”,不能接受“报忧”。面对这一类的家长,许多年轻班主任往往会产生一种畏惧感,或者感到怕麻烦,久而久之就不再跟这类家长沟通。这样一来,假设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成绩大幅滑落、或在学校中犯了原则性大错,再与家长去沟通的时候,往往事情会变得更为棘手。因此,面对这一类家长,年轻班主任在一开始就要掌握方式方法,甚至用一些较为“强硬”的话语,让家长明白教育领域的主导权还是应该掌握在老师手中。当然,年轻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过于强势,让家长有一种被“禁言”的委屈感。越是这一类的家长,越要在沟通中徐徐图之,让家长首先产生一种认同感,再慢慢形成对孩子教育的正确认知。

    三、悟道——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为一个“新手”班主任,我也曾经遇到很多困惑,在一次次挫折中,得益于同仁的帮助,也成长了许多。就如同戴叔伦所说:“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作为年轻班主任,要永远保持本心,也要坚定曾经在初出茅庐时所怀有的教育信念。引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为年轻班主任,我们的路还非常远,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够真正有所成长。以下是我在工作两年中不断总结、悟到的几点不成熟的经验。

    第一,拓宽家校沟通的方式

    譬如北爱尔兰摩根教授提出的将家校合作方式分为立个层次:“一是低层次参与,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学校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簿,家庭通讯也属于此类。二是高层次的参与,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等。三是正式组织上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就目前来看,国内高中普遍现状还是停留在第二个层次水平,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年轻班主任更应该借鉴多种家校沟通的方式。

    第二,增进家校沟通的互动。

    许多年轻班主任担心家长产生“不服”情绪,尤其会关注自己的权威性,或者不相信文化程度各异的家长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以想一股脑的把自己了解的教育知识和理念,短时间内强加给家长,家长总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会让家长感觉到彼此之间不是在“合作”,久而久之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注重加强互动感,年轻班主任朝气有活力,更应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向家长抛出橄榄枝,让家长觉得是被尊重的,要向家长表明教育工作是需要家长们帮助的,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注重在沟通中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被需要。

    第三,要学会“借力”

    要让家委会运转起来,寻找有一些有思想,有责任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工作中,作为家校间沟通的桥梁。当然,在挑选家委会成员时班主任要尤其注意,先要清楚了解这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自身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另外也要了解到家长的性格,这对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也有莫大的关联。

    第四,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学生问题处理之后要按时反馈,这个反馈可以是一周以后,也可以是一月以后,也可以在期末之后。但一定要反馈,最好这三个阶段各反馈一次。一般及时反馈的是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表现,一月反馈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方面或学习方面,期末一般是学习方面。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感受到老师确实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家长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班主任工作,让家校沟通真正达到实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