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识“豆娘”

    去年教师节的前一天,下午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忽见一只娇小纤弱的“小蜻蜓”停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上。

    我正要去赶它,它却摆起了POSE,以两只前脚为支撑点,像杂技演员似的把细长的尾巴拱成桥形。我见它这么有趣,也好生喜欢,不忍驱赶了,拿出手机拍下它的美。

    这时,它好像觉得我并不会去伤害它,便放心地展开了它那一半透明一半淡蓝的四个翅膀,从尾后往头部看过去犹如孔雀开屏。点点两下,小家伙还是被无形的亮光惊吓了,展翅而飞。我微笑中带着几分不舍。

    又过了几天的一个下午,在我的办公桌边的课程表上停着与上次模样相仿的“小蜻蜓”。我一阵惊喜,忙问:“你是不是之前来过的哪一只?”接着我也不去管它,批改起作业来,偶尔也抬头瞧瞧它,见它一会儿轻盈地飞到绿植上亲亲,一会儿小心地飞到书架上望望,一会儿在白墙上练练脚力,一会儿又在电脑边沿来个“金鸡独立”,然后又熟门熟路地飞出了窗户。虽然它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是它的不惧怕行为回应了我,我也算是聊以慰藉了。

    我的先生是个喜欢收藏石器的人,刚好那段时间购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石槽,他说用来水养花卉、装点围墙也是不错的。好吧,爱屋及乌了,那就种吧。

    后来啊,就有了绿油油、圆溜溜的铜钱草,有了胖乎乎、晃悠悠的水葫芦了,有了日盼夜盼的绿叶红菱,有了水珠们打滚玩耍的大莲叶,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还有文天祥用来形容自己的“身世浮沉雨打萍”的那密密麻麻的小不点浮萍。

    国庆节前,晴天,傍晚时分天色却还很亮,我们在一片铜钱草的叶子上发现了一只看起来很虚弱的“小蜻蜓”,鼓着两只哑铃似的眼睛,一动不动,奇怪的是它还蜷缩着翅膀。先生告诉我,这好像是刚羽化后的小家伙。正如他所说的,在小家伙的附近找到了它的原壳,在铜钱草的下面还找到了像蝎子一样的游生动物。“这是不是也在演绎着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故事了呢?”看着水中的它们,我不禁自言自语道。

    我赶紧拍照发了个朋友圈,并写上:你(铜钱草)青绿可人,连蜻蜓宝宝都恋上了。这一发,我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杨老师给我留了言,告诉我这个小家伙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豆娘”。

    “豆娘?这不是一个电视剧里主人公的名字吗?”我又惊讶又好奇,连忙问度娘。我这才知道,原来被我口口声声念叨着的“小蜻蜓”,并非是真正的小蜻蜓,而是具有“女人味”名儿的“豆娘”呢:拥有细长的身体,色彩美艳的外表,优美的体态,更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我还了解到,豆娘和蜻蜓虽然名字不同,但它们也算有缘,都属于蜻蜓目。尽管粗看它们的样子长得差不多,但无论从眼睛间的距离、胸部的大小、腹部的形状、翅膀的样子,还是从停息的方式和飞行的能力等方面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最为明显的就是豆娘的体型远远不如蜻蜓那般大。

    还好,在错误的称呼中相遇,又在正确的指引中相识,好像这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呵呵,没有错过真正认识你——豆娘!

    一个平常的午后,我正在撰写教案,先生发了一个微信给我,那是一个正在羽化的豆娘的小视频:脱壳前的皮糙肉厚,脱壳后的鲜艳喜人。看似仅仅十几分钟的羽化,却包含了多少艰辛与努力。是的,为了美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想豆娘是如此,我们人类更应如此。他说:“亲眼见证了,豆娘成就美丽的过程。”听起来,他远比我更激动、更兴奋呢!

    娇嫩的春天正悄悄来到,我叨念着的“豆娘”也许就在来的路上……

    慈溪市龙山镇实验小学龙升校区

    吴雪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