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00后朋友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2个家族 11万字

一本清廉家风故事集记录尘封已久的“宝藏”

勋章

    近日,一本清廉家风家训故事集在宁波工程学院热传,感动了很多大学生。

    创作这本故事集的是该校人文与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31位党员、41位入党积极分子,完成了72个家族的清廉家风家训故事采访,共11万字。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们支部的党建特色品牌活动。”支部书记杨建生介绍道。他要求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采访家族中的长辈,记录与清廉相关的家风家训故事。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同学发掘出尘封已久的“宝藏”,采访和写作过程变得妙不可言。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陈红

    故事一

    戴晓清同学的大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永远跟党走!要学会沉默,保持平常心,不要取得了一点功劳就到处宣扬,不要凭借一点点能力就收礼金送人情,家里的党员都要保持党性永不褪色!”大爷爷说。

    采访的过程对戴晓清而言是一次灵魂洗涤的过程,采访结束后,戴晓清感慨:“爷爷为了守住党员的清廉,数十年如一日选择保持沉默。良好的家风是能受益一生的财富,现在做一名正直的学生,将来做一名清廉的工作人员,一生都做一名合格党员。”

    故事二

    朱江南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曾担任过杭州市桐庐县下洋洲党支部书记。“我在位的几年主要是完成三件大事情:改电、改水、清理村里遗留财务问题。完成了这三大件工程后,村里的百姓很感激,说我干实事,拥护我。”回忆起往事,爷爷很自豪。当时改电的开销一部分需要村里自己出钱,大概要十五万元,由于村里条件差,拿不出这十五万元。为了顺利完成改电工程,爷爷悄悄从自己家拿出四万元钱先垫付了。

    朱江南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大年三十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爷爷总是忆苦思甜,让我们珍惜当下。因此,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我们家仍然保持生活上的节俭、工作上的正气。

    故事三

    郑源同学的爷爷退休前是镇上的党委书记,疫情暴发期间,爷爷自发带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同志,慰问志愿者。

    “其实爷爷这段时间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他没有顾及自己,反而是去关心那些不认识的人,直到疫情缓解才去医院检查。”爷爷的检查结果不是很好,住院前一天,他把党支部的党费算清,写好明细,锁在抽屉里保存好。“最终噩耗还是传来了,整理党费真正成为了爷爷一生做的最后一件事了。”郑源眼里闪着泪花,“爷爷忙忙碌碌一辈子,清清白白一辈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