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群文阅读,助推教学“双减”

    双减政策下,基层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如何突破原有模式?大家又有何心得体会?近段时间,《明州教育》专栏联合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此开展论文征稿。经审稿委员会评审,现刊出其中部分优秀论文,供各位老师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宁波市范桂馥小学 陈辉辉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构建高效、有趣的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的研究点。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中提出了“群文”的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语文名师蒋军晶老师也从实践出发对“群文”作出了了进一步的解说,“在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

    综合以上观点,以及出于对“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崇,同时关注在当今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单一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偏低的现象,笔者对如何有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合理选择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确定议题。否则,群文阅读的教学就会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每个文章的文本内容、形式、作家作品、写作风格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角度来确定议题。

    (一)立足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眼前的事物一旦让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同类的书籍中更加偏向于动画卡通类和故事类文章的阅读。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故事类或卡通动画类的文本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向学生讲述了4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立足这4个故事,选取课外的2-3个文本,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了解童话故事的有趣。

    (二)立足文章作者

    李白是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在小学语文的课文中出现多次,分别是《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了探究诗人李白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以“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议题开展一次群文阅读课。

    在本节群文阅读课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把来自课内课外的李白的诗歌放在一起来教,从而加深对李白写作风格的认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学习古诗《望天门山》,让学生通过“碧水”“两岸青山”“楚江开”等词语来感受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体会诗人李白用词的清新秀丽;紧接着教师选取四年级下册的《独坐敬亭山》以及课外古诗《送友人》和《关山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表格(见下图)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最后教师可以围绕前面几首诗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读李白的诗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并激发学生课外去阅读更多的诗歌来加深对李白的认识。

    诗歌题目诗中景物体会《望天门山》“碧水”、“两岸青山”、“楚江开”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独坐敬亭山》《送友人》《关山月》

    二.巧妙呈现文本

    多个文本如何在一节课中呈现,是能否上好一节高效的阅读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群文阅读更好的整体效应,教师要把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整体阅读效果。

    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一组神话故事,而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是一篇创世神话,由此,教师可以以“创世神话”为议题展开教学:

    A.教师精讲《盘古开天地》

    B.比较阅读中国、伊朗、罗马和印度四个地方的创世神话

    (1)找出这些创世神话存在的共同点。

    (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

    C.阅读宇宙大爆炸的科普说明文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却有着相同的神话元素,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这几个民族各自的特色,更加深了学生对“创世神话”这一共同主题的感悟和理解。

    中国伊朗罗马印度鸡子鸟蛋石蛋金蛋盘古阿胡拉·马兹达密特拉大梵天身体生化身体生化身体生化身体生化

    三.组织群文课堂

    (一)有结构地设计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有结构地设计群文阅读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一学段的语文课本中出现了童话故事《小壁虎找尾巴》,文章中小壁画依次向黄牛伯伯、燕子姐姐和鳄鱼借尾巴,有趣的是小壁虎的语言反复出现,由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

    A.精读《小壁虎借尾巴》,品味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B.阅读《棉花姑娘》,找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对话,思考棉花姑娘是怎么请他们来帮忙的?

    C.阅读《逃家小兔》,提问“小兔子还会逃到哪里?”“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D.总结:其实呀,童话里除了有优美的语言,还有更多有趣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寻找。

    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对“反复结构”从认识、理解、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进步和发展。

    (二)以问促学

    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需要整体设计问题,有效地将多个文本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文本之间的共同特点。例如,在精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以后,教师补充《精忠报国》、《人民英雄钱学森》这两篇文章,并引发学生思考“这3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然后小组交流。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学生报效祖国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此外,提开放性的问题也是群文阅读课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大都有简单固定的答案,而群文阅读课则提倡开放型的问题。因此,在“幸福是什么”的群文阅读课中可以这样问“幸福难道只是父母的陪伴吗?”“你怎么看待幸福”这样的大问题。在“友情”的群文阅读课中可以这样提出“和同学之间关系好就算友情吗”“你想要怎样的友情”这样的问题。

    (三)渗透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读者根据理解要求、文章性质的不同,或因阅读的目的,来弹性调整阅读方法,来达到理解的目的。对于阅读教学,语文课标中这样写道:“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四年级上册出现了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本篇文章通过一个故事刻画了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王戎的形象。根据这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A.精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让孩子们读出停顿、读懂意思后,通过多种方法复述故事,感受人物鲜明形象。

    B.回顾文言文《司马光》,拓展学习《文彦博灌水浮球》,让学生快速了解完三篇故事主要内容后,引导学生发现三则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写一个人。最后,师生讨论,明白写作方法:原来写一个人,我们可以通过写一件真实的、典型的事情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课堂下,学习成为学生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感受和体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