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1小时畅想

109班 李馨怡(证号2215062)

302班 周悦涵(证号2219628)

主题活动现场

    海曙外国语学校专辑

    天晴的周末,你是否也时常为望不着湛蓝的天空而叹气?走在上学路上,你是否也曾为身边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排放尾气而忧心忡忡?习惯了365天的灯火通明,你是否体会过60分钟的自然星辰?近日,海曙外国语学校举行“地球一小时”活动,让学生认真思考熄灯的意义,以实际行动善待地球,保护地球!

    地球一小时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一小时,也是人类在黑暗中自我反思的一小时。一支吹灭的蜡烛,一扇暗下去的窗户和一栋关闭灯光的写字楼,都是我们在为地球发声。

    孩子们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力量,为地球做一点点改变,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开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让自然和人类更和谐。指导老师 唐奇钥

    ★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8:30——9:30熄灯一小时。这个倡议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旨在唤醒人类要节约资源,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电能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工厂都要使用的常规能源。目前,我们发电最主要的形式还是通过燃烧煤炭加热水,从而形成高压水蒸气,然后通过水蒸气来推动发电机组发电。如果我们都熄灯一小时,那么发电厂就可以少发电,就可以减少煤炭燃烧,减少废气排放。全世界那么多发电厂,都减少废气排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哦!

    停电一小时,时间很短,光靠一个人、一户人家、一个工厂,是不能改变什么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每户人家、每个工厂、每个城市、每个国家都自觉地来开展这个活动,并把节能环保的举措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那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著的。

    其实不光要节约用电,我们也要节约用水,节约用天然气,节约用纸。我们应该多绿色出行,合理安排用水步骤,合理使用纸张,践行垃圾分类,循环使用资源等。唯一能改善地球环境的,只有人类。请一定记住,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306班 杨子淇(证号2211829)

    ★上周六晚上,我们一家三口熄掉了家中所有的灯,到楼下散步。走着走着,我不知不觉陷入了无边的畅想,来到了2070年的一天。

    届时我已是古稀之年,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向窗外望去,一片漆黑。由于能源供应短缺,整座城市已经停电29个小时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就无法正常生活了。

    能源,在人类肆意挥霍数百年后,终于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它就像空气一样,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如果我们失去电,我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所有的电器都要“罢工”;如果我们失去煤炭,我们就失去了温暖的来源,再也不能抵御冬日的严寒;如果我们失去石油,汽车就无法前行,只能束之高阁。

    想着想着,我连连叹气。这时,妈妈拽了我一下:“你叹什么气呢?”我才从漆黑一片的世界回过神来。

    “地球一小时”只是起点,它让人们反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在想,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绿色出行,爱护环境,物尽其用,杜绝浪费,为地球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504班 贾欣妍(证号2216157)

    ★今年的3月26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这项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它呼吁公众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

    “地球一小时”的标志是“60+”,后面的加号是在呼吁人们实践节能环保超越一小时,让环保行为和环保思考渗透到平时的生活方式中。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

    自化石性能源被大量应用于工业以来,人类过度使用石油、煤炭,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二氧化碳排放过量,全球气温变暖。气温上升会导致南北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逐步上升,届时不仅十分炎热,许多沿海城市还可能会被海水淹没,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如果要减缓这一情况,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一些举措,比如:少用一次性产品、控制塑料的生产、少砍伐树木、多用绿色出行方式、循环利用资源……如果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不仅全球变暖的情况可以抑制,人类其他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要爱护它。

    501班 李文皓(证号2215086)

    ★屋外天阴沉沉的,飘着细细的雨丝。我望着窗外,思绪渐渐飘向了远方。

    我仿佛来到了50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我让我的孙子拿着脸盆去楼下的空地上接雨水,自己坐在屋子里发愁:这样的雨量接一天也接不了半盆,而这些水是我们一家人一天的用量啊!如果明天是晴天,或许还可以用“攒水神器”来收集水蒸气冷却后的水;如果是个阴天,我们一家人可就喝不上水了。水龙头里的水又臭又肮脏,除了冲马桶,根本不能用来干别的……

    快到中午时,我眼巴巴地盯着时钟。一到11点,我立马冲进厨房,眼疾手快地按下电饭煲、电热水壶、烤箱等电器开关,又紧急地插上充电器,给手机充电……因为一天的用电时间只有11点到12点这个时段。在这个宝贵的一小时里,必须抓紧用电,做好一天的饭菜,烧好一天的水,不然,只能吃生米、喝凉水了。

    为什么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用电时间?那是因为水电站、火电厂由于水资源、煤资源的枯竭而处于半停工状态,每天的发电量只够供给居民使用一个小时。

    我正想得出神,妈妈喊我吃饭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

    如果我们不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说不定那可怕的一天就会来临。

    303班 应蒙佑(证号2215080)

    ★上周六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在这停电的一小时里,会发生什么呢?

    仿佛“咔嚓”一下,整个世界就陷入了一片漆黑,只剩下月亮与星星。群星簇拥着月牙儿,好奇地看着地上人间,我不由浮想联翩……

    仿佛置身在小溪边,我望着小溪犹如一条银丝带,潺潺流过,“叮咚叮咚”的声音仿佛在耳畔,伸手,就触到了那丝滑的质感,真真切切。远处,城市十分寂静,漆黑一片。忽然“扑哧”一声,一条银鱼跃出水面,它跃到空中,跃到月牙儿中,也跃到我的心中……

    仿佛置身在山谷间,我不由得想起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写得栩栩如生,怪不得有人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时间,我观山上之明月,闻山中之鸟鸣,竟不知是诗,还是现实了……

    我的思绪又飞回到城市。工厂里的机器不再“轰隆”直响,工厂上的烟雾也烟消云散。这一小时,不知净化了多少空气,给沉睡的植物减轻了多少“负担”;这一个小时,又不知道能节省多少能源。我们的地球母亲已因人类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而不堪重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小溪、山谷只会变成后人的奢求……

    502班 蔡徐然(证号2215088)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