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会场。 通讯员供图 |
宁波职业教育开启储备发展后备技能人才,助力凉山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新模式。4月11日上午,在宁波市-凉山州职业教育“百师千课”等系列交流协作活动启动仪式上,甬凉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为两地新一轮职业教育系列交流协作搭建了长效机制。 每年接收不少于100名凉山州脱贫家庭子女到宁波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实现学生在宁波高质量就业;两地安排100名教师互相结对,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这是记者从交流协作活动启动仪式上获得的信息。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任骞 为两地职教协同发展搭建长效机制 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两地举行,其中宁波的会场在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自去年甬凉共建职教协作机制以来,两地的职教协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包括宁波市2所高职高专院校、8所中职(技工)学校分别与凉山州2所高职高专院校、8所中职(技工)学校结对,115名凉山州脱贫农村家庭子女到宁波11所中职(技工)学校读书等。为进一步推动甬凉两地职业教育交流协作,宁波市教育局与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携手成立了甬凉职业教育联盟。联盟以政府为主导,由两地的中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代表等组成。 联盟将搭建起两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创双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包括:依托宁波产业现状,紧密对接凉山州产业发展,开展凉山州公共(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前期论证;协助凉山州开展“普职融通”专项工作,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两地学校结对、云端送教、干部培养、教师培训、师生交流、专业研训、竞赛指导、订单式培养和推荐就业等工作,促进双方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全面提升;以结对学校为基础,两地安排100个班级互相结对,建立常态化的班级互动机制等;组建职业教育百人专家资源库,协助凉山州职业学校进行专业课程建设;两地安排100名教师互相结对,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宁波职业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凉山州进行学术讲座、听课评课以及上示范课,多形式多途径多方法实现“云端送教”1000堂;每年接收不少于100名凉山州农村户籍脱贫家庭子女到宁波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实现学生在宁波高质量就业,惠及学生1000人次等。 “‘十校百班’‘百师千课’‘千生千岗’等项目是甬凉两地夯实协作基础,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共同富裕“扩中提低”的重要举措。双方要立足发展需求,开展全方位协作,实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宁波市教育局专职副总督学何倩说,去年有115名凉山州脱贫农村家庭子女到宁波11所中职(技工)学校读书,今年还计划接收220名左右凉山学生,未来,将有千名凉山学子到宁波接受职业教育,“我们的原则是‘应接尽接’‘愿学尽学’‘愿留尽留’。当前,宁波正在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正在到来。甬凉职业教育联盟的成立,为两地职教的交流协作形成了良好机制,可以助力‘十校百班’‘百师千课’‘千人千岗’项目的落实,力争为两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多的职教力量。” 100个班级结对开启 “云端送教”1000堂开讲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宁波市职教中心的10个班级与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的10个班级“班班结对”的签约。这标志着甬凉两地100个班级结对的开始。“前期经过两地职教部门的牵头,两地各有8所中职(技工)学校的64个班级初步结对,但结对签约都还未组织,今天,我们就请宁波和凉山各一所职业学校代表两地16所学校的64个班级进行结对签约。”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处处长钱文君介绍说。 记者在签约的合作协议书中看到,结对班级将在班干部培养模式上进行交流合作;双方将共同培养创建特色学生团队、特色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互动交流,探索班级微平台建设等。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云端送教”1000堂也正式开始,正高特级教师、来自余姚职成教中心学校的陈雅萍老师给凉山州师生送上一堂高一电子电工专业的课《探电容器之奥秘》。听完课后,在屏幕另一端的凉山州盐源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彭靖说:“陈老师通过视频制作、实验展示,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在‘做中学,学中做’,课堂效果很好,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