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教授“被改作文” 未必是坏事

    5月1日,在微博有920万粉丝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因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段文字引发关注。有网友指出,该条微博116个字里出现12处语病。对此,张颐武回应称: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

    (5月2日上游新闻)

    笔者是位中学语文教师,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改作文是少不了的,改作文中改得最多的是找“语病”,有时候一找一大把,恨不得把学生叫过来批评一顿,消消心中火气,但看了名校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随手写的点评”,再看下面的评论,说“没必要那么较真的”有之,说“必须较真”的亦有之。难道以后我在批改作文时可以放松一些?显然不能。

    名校名教授是惹人关注的。况且,写的是微博,粉丝那么多,哪怕是随手写的,也会引起高度关注。当然,“随手写的”,肯定很难字斟句酌,肯定不会如同古代诗人那样“苦吟”和“推敲”,即便是出现“语病”,似乎也无伤大雅,反正大家都看得懂。从名教授的“回应”来看,也在传递这种意思。可树大招风,盯着名校名教授的人总是不少。你的文字中明晃晃出现错误,看着难受,不给你指出来,我晚上睡不着觉。于是,就充当起语文老师,要给人家改“作文”了。

    “被改作文”这件事,对当事人来说,显然不好受,毕竟他们被表扬被点赞,甚至被吹捧是常事,现在却是“被批评”,有的网友话说得极其难听,的确是受不了。这可以理解,但对于公众来说,却未必是坏事,一方面给名人名教授敲响警钟,你不是普通人,随便写几句话,也要注意到不能出现低级错误,不能太随便,另一方面规范行文永远在路上,对自己的文字负责,这应该是为人师者该有的素养。

    名校名教授“随手写的点评”该不该计较“语病”?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过,名校名教授“被改作文”也未必是坏事,能够起到提醒效果,但千万不要当作“娱乐”事件看待,虽然“被改作文”终究是一个小插曲,但网络是有记忆的,如果经常“被改作文”,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王军荣(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