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劳动课回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5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系鞋带、叠被到体验种植水稻

这样的劳动教育,孩子们很喜欢

云龙镇甲南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田园实践基地体验种植水稻。

▲余姚市舜北小学洗盘比赛现场。

▲余姚市凤山小学学生采摘薄荷叶。

    近日,在“双减”背景下,宁波各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从系鞋带、叠被子等的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到自制空气清新剂等能够服务他人的劳动技能,再到在学校田园实践基地中体验种植水稻,孩子们在主动参与劳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自信,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小书包 “慧”整理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林珠)5月6日中午,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一年级教室,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同学们迅速打开笔袋,把笔按同方向插入固定位置,之后,迅速叠齐事前被评委老师打乱的课本和作业本,按类型叠放整齐,快速放入书包……孩子们在拼手速和熟练度,老师们一边计时,一边为孩子们加油。

    原来,这是学校正在举行的劳动技能挑战赛之整书包比赛。与此同时,当天上午,学校还利用大课间时间举行三年级的“削苹果”比赛。同学们不但要削得快,还要比比谁削下来的苹果皮长。在家里经常做小家务的,才有这样的手感。比赛结束,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一个奖品,就是自己削的苹果。

    一(6)班的王艺涵同学在这次整书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问到获奖原因时,她回答说:“我妈妈一般不帮我整理书包,让我自己整理。在平时的延时托管中,班主任熊老师也会教我们如何有条理的放文具,如何利用好书包里的有限空间。每天做就学会了。”

    小学部学生处姚成伟老师介绍:“本次劳动技能挑战赛除了一年级整书包外,还设置二年级穿鞋带,三年级削水果,四年级钉纽扣,五年级换被套,六年级争厨王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分年级段的劳动挑战项目,提高全校同学劳动意识、合作意识与吃苦耐劳精神。这个活动举办多年,已经系统梳理,逐步成为学校的校劳动课程了。”

    “生活小达人”秀出“看家本领”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洪黎明 毛梦霞)近日,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面向二年级学生开展“我是生活小达人”的劳动技能比赛。这次活动吸引了各班劳动达人,他们要参加五项比赛——系红领巾和鞋带、钉纽扣、自制水果沙拉、我来端菜(汤)、叠衣服,看起来都是日常生活简单的家务劳动,但却很考验手力和眼力。

    据了解,从三月份开始,学校陆续开展一些日常生活的技能训练。“小菜鸟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以及家长的通力配合下,动手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劳动技能不断提升。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生活小达人比赛。

    余姚市凤山小学作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和宁波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一直在积极开发中医药特色课程。

    这不,最近学校“凤山本草园实践基地”种植的薄荷长得正茂盛,在学校劳动专职教师林为贺的带领下,学生们小心地采摘下薄荷叶,一部分放在阳光下自然晾晒,一部分放入烘干机中炮制。

    这是做什么?林老师解释,薄荷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生草本蔬菜,特别是晒干后的薄荷叶保存时间久,营养成分价值也很高,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等。不仅如此,薄荷叶也常用于制作菜肴或甜点,以去除鱼和羊肉的腥味,或与水果和甜点一起增加风味。

    还有一些同学饶有兴致地开始自制空气清新剂。新鲜薄荷叶切成碎末后,放入罐子中稍微压一压,然后向罐子里面倒入浓度为95%的酒精进行浸泡。盖住瓶盖,阴凉处浸泡一周。将泡好的溶液倒入喷壶,加水稀释使用。水和溶液的比例为3:1。尽管制作流程繁杂,但成品出来的那一刻,同学们成就感满满。

    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

    厨房、水槽成了“新课堂”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熊金斌 洪黎明)“预备,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选手打开水龙头,开始卖力清洗手上的餐盘。这是近日余姚市舜北小学开展的劳动技能比赛。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其中制作水果拼盘、洗餐盘这些比赛项目面向三到六年级学生。

    自“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通过“和美舜北,快乐劳动”倡议书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并提醒孩子在《家校联系册》中记录好自己参与的劳动并及时做出评价,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为创造美好生活奠基。

    学校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列出劳动清单,学生可根据劳动清单上的项目,在规定时间里达成目标,并通过评比活动,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赛场上,三、四年级的同学从容地进行各项操作,在五分钟内,从粗洗、细洗、过水、抹干、整理等,清洗干净指定的6套餐具,整个流程操作熟练,餐具也清洗得非常干净,引来观赛同学纷纷叫好。评委老师根据参赛选手餐具清洗的完成时间、操作完整性、保洁效果等给出了综合评分。

    与此同时,一批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在教室里忙碌着,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制作一份创意水果拼盘作品。503班同学赵俊哲使用雕花技术,在一个苹果上雕出两朵漂亮的花,再用剩下的苹果制作花瓶和泥土。502班的汪亦希也不甘示弱,用黄瓜、番茄、苹果做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这个小动物似乎在向大家炫耀自己漂亮的羽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评委们看了赞不绝口。

    学校表示,劳动技能大赛是对于孩子们劳动技能的一种有效评价途径,希望通过赛前练一练、赛中比一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收获技能,收获成长。

    在校园里体验“耕种乐”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缪小飞)近日,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的学生们在自己学校的田园实践基地中体验种植水稻。

    据了解,甲南小学校内有五亩农田,这学期该校将其中一亩农田改造,用来种植水稻。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整个种植过程,甲南小学开设水车车水课程和水井灌溉课程。农田旁边,记者看到,水车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该课程相关负责人缪小飞老师骄傲地说:“不仅有水车,我们还有水井灌溉课程,这也是水循环系统里的第二大课程。我们在农田中开凿一口水井,用井水灌溉农田,既节省了一大笔水费,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此外,要种水稻得耕田,古代牛拉犁、人推犁特别费力,现在我们有了小型的拖拉机,省力多了!”

    耕田后,就要开始种水稻了。劳动社的志愿者家长张大伯亲自指导孩子们种水稻。“先站在田的一端,左手拿秧苗,右手拔几棵插在泥土里,脚的左边一棵,中间两棵,右边一棵……”在他的指导下,同学跳下稻田开始实践。虽然种得歪歪扭扭,但同学们收获了劳动的快乐,体验了劳动的艰辛。

    403班的王晨洋说:“原来种田那么辛苦,我种了一排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以后我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粥一饭。”

    甲南小学历年重视劳动教育,围绕“每一个生命都能在田园中绽放”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向阳、向善、向慧、向上、向真的新田园学子”的育人目标,开展“三类四能”劳动课程,分“田园劳动、生活劳动和志愿服务”三大类开展劳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基本农业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认知、探究、合作和创新等多种能力,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2022年,学校又对新田园进行改造,新增农耕博物馆、小小气象站、生态鱼池养殖、小肉肉种植和中草药种植等丰富多彩的田园特色课程,同学们在田园实践中体验农耕,学习农业生产,收获了更多的田园知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