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仑区长江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擦皮鞋技能考核。 |
 |
奉化新城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在做蛋炒饭。 学校供图 |
网友热议 家长普遍叫好的同时,也有一点小担心 在微博话题“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要学做饭”中,绝大多数网友对劳动教育鼓掌叫好: “太应该了,现在一堆孩子就知道写作业,一点生活技能都没有。” “早应该这样!以前我奶奶就要求家里的孩子到了7岁就要学会煮饭,学校也有野炊活动,当时并没有觉得累,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上完数学之后,下一节课就是去做饭,也挺新鲜的,孩子们会喜欢。” “太支持了,我妹高一,啥都不会,燃气灶都不敢开!” “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嘛,以前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学校不教做饭。” “我觉得挺好的,爸爸妈妈前期一定教好开火的注意事项、刀具使用这些安全问题,先从旁协助一段时间,多鼓励呀。” “挺好的,有的孩子五六年级了都不会扫地。” …… 在一片点赞声中,也有家长表示了担心: “做菜在学校里不好操作啊,这怎么教?最后还得靠家长。” “学点生存技能很有必要,但愿别流于形式,要真正重视!” “这课程一定要在学校完成,别让家长在家教,然后拍照上传到班级群,谢谢。” “是可以有,但是不要录视频打卡。” “可以在学校里操作不?我估计好多学校都难以具备条件。千万不要到最后沦为纸上谈兵。” 对此,教研员陈振总认为,海曙版劳动教育分“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和“学校劳动教育清单”两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比如烹饪等,确实离不开家长的协同,就像一年级小朋友要学会穿衣服、系鞋带一样,家长也需要在家里教孩子从小学会洗水果、煮面条、洗碗筷等,家长有义务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学校的条件不一样,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也会在劳动课上教烹饪,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劳动能力进行加强。”对家长担心的“拍照上传打卡”等情况,陈振总认为这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矮化”,“班级群里打卡也罢,朋友圈里晒也罢,这些都不是目的。让孩子学会炒菜做饭、收纳整理,为的是让孩子具备这些劳动能力,学会生活处理和独立,这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做法 自己安排衣食住行,让生活健康舒适 事实上,我们身边也有家长很善于培养勤快的孩子。 “我们家老大平常承包了家里的洗碗任务,老二配合收碗筷。”陈先生的两个孩子都在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上学,女儿今年读九年级,儿子读四年级,姐弟俩在家里都很勤快。 那陈先生是怎么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呢?“孩子一年级时,我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在这方面就有要求。我记得当时老师要求一年级孩子要学会剪指甲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学会整理书包。”陈先生说,因为从小引导,家里两个孩子的劳动技能随着年级逐年升高,“姐弟俩一开始做家务时就像做作业,觉得是完成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任务。我们就采取激励机制,多表扬鼓励他们,孩子的积极性挺高,渐渐地就养成了日常生活的劳动习惯。”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能感受到乐趣。现在,姐姐比较喜欢扫地,弟弟喜欢烧菜,“弟弟爱吃荷包蛋,常常煎荷包蛋的他还学会了颠勺,很有成就感。”姐弟俩有大致的分工,常常有商有量地一起帮妈妈做家务。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善于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让生活健康舒适,所以从小引导他们学各种劳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陈先生表示,对孩子从小进行劳动教育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比如,女儿在八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是去北仑职高研学,接触到了茶艺,孩子回来后就和我们说,还在家里试着学茶艺,我就觉得非常好,提升了生活情趣。” 学校做法 各校如何教“劳动”,这些做法已在开展 那么,学校方面又将如何落实这些劳动技能的教学呢? 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在校内校外有两块劳动实践基地,眼下长势良好的辣椒、番茄、土豆、茄子等,都是同学们在今年3月的春耕活动中参与种植的。该校高年级的每个班,都能分到一小块的专属农田,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参与翻地、播种、养护、收割等农作物成长的全过程。此外,学校还有菌菇种植研究院、生菜全自动灌溉屋等。“同学们在春耕中流汗、出力,手磨起了泡、磨破了皮,这比老师讲一百句‘粒粒皆辛苦’还有用。”副校长赵丽尔说,“接下去,学校的厨艺课程也将上线,让每个学生从易到难,一学期学做一至两道菜,整个小学阶段可以学会做10多道菜。我们还计划着,秋收的时候带孩子们去割稻做米食,冬藏的时候学做腌咸菜。” 北仑区长江小学近日举行了一场劳动技能比赛:六年级学生换被套、四年级学生蒸蛋羹、三年级学生擦皮鞋……同学们争分夺秒、各展身手。 该校于两年前开始每学期举行劳动技能过关考试。沈佩峰校长介绍,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孩子们不能仅仅是学习学科知识,“唯分数论”的评价是狭隘的。“从长远看,劳动是人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学会劳动不仅仅是生活自理,更可以让生活更为美好幸福。” 沈佩峰校长认为,目前开展的劳动教育是第一步,未来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比如如何进行跨学科开展?如何在单项技能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挖掘培养学生更多的核心素养?“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探索”。 海曙区各中小学将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探索劳动教育与课后托管、文明校园建设、社区志愿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研学实践等相融合,做好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科融合等系统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