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高教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

一大批高层次力学人才加盟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和加盟人才合影留影 通讯员供图

    昨天,宁波大学力学学科迎来一批重量级“大咖”。

    流体力学著名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林建忠教授,世界知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原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Shim教授以及潘建华、陈晖、林骥等学术骨干正式加盟宁波大学。

    当天上午,宁波大学举行隆重的入职仪式。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为林建忠、潘建华、陈晖、林骥佩戴校徽并颁发工作证,Shim教授因疫情无法到场,由其委托代表——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郑宇轩老师接受校徽、工作证。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张培坚 通讯员 游玉增

    高层次人才加盟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

    力学学科是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的学科,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梯队断层等困难。宁波大学把力学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把人才引进作为力学发展的突破口。

    此次引进的五位力学大咖,林建忠教授学科专长和研究方向为多相流、纤维悬浮流、微流体力学、湍流及拟序结构、流体机械。他是流体力学领域著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原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Victor Shim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主持创建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冲击动力学实验室。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多孔材料、3D打印微晶格、高强度织物装甲的弹道穿透、防护结构的冲击响应等。潘建华、陈晖、林骥等三位青年才俊在力学领域也颇有建树。

    随着多位高层次力学人才的强势加盟,加上今年年初引进的交叉力学著名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吕朝锋教授,如今宁波大学力学人才队伍建设迅猛发展的态势已开始显现,将对宁波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与此同时,宁波大学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推动力学学科建设强优势、提能级、拓前沿。主要是优化学科建设口径,强化顶层设计,凝练研究方向,打造1个学科高峰(“爆炸与冲击动力学”)、3个学科高地(“智能结构与器件力学”“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力学”“极端环境材料力学”),拓展“力学+土木、机械、信息、能源、海洋、环境、生命、体育”等交叉领域的“1+3+N”学科结构布局。

    学校还建立学科特区制度、给予政策资源倾斜、构建举校推进机制等,聚焦力学,蓄力攻坚。

    现场玩起“谐音梗”,志同道合谋发展

    “5月19日是个好日子,‘519’我要久,那我来就是要做得久!”入职仪式上,林建忠教授一句幽默开场白,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林建忠教授自比“蜀汉名将黄忠”,入职宁大,出于力学情怀,更被宁波大学求才若渴、诚挚相邀所打动。“力学作为‘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全国有8所,北方6所,南方2所。把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建设好,不光是浙江省力学领域,也是南方力学界的一件大事。”林建忠教授说,他将与宁大同仁一道,以滴水穿石之功,努力推动宁波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原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Shim教授通过视频回顾了与宁大30年的渊源,表达了入职宁大的欣喜之情。

    “519,我要‘求’,宁波大学求才若渴!”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也以“谐音梗”开场,表达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

    朱达指出,宁波大学在3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就,但面对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艰巨的“双一流”建设任务,压力剧增,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力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宁波大学建校之初的优势学科,建设好力学也是宁波大学“不忘初心”的体现。宁波大学在全力推进力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化压力为动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学校党委把建好力学学科作为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把力学学科建设好,努力把它打造为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优势、王牌学科。他表示,学校也将尽最大努力为人才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优越的事业发展空间。

    吕朝锋表示,这是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相信林建忠教授、Shim教授以及三位学术骨干的加盟,将会进一步推动宁大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国际合作,也将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方面取得新突破、再攀新高峰,支撑力学一流学科建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