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山小学“饲养员”们给萤火虫安家 不少爱钻研的学生怀疑:

囊萤夜读真的能看清书吗?

同学们在给萤火虫铺苔藓。记者 林涵茜 摄

萤火虫的窝。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这是李白的《咏萤火》,说的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萤火虫。

    近日,余姚市凤山小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劳动课——《给萤火虫建一个家》。只见萤火虫幼虫三三两两躺在盒子里,黑黢黢的身子,约有2厘米长,3对足,呈扁平锯齿状。

    凤山小学以“求真尚美 幸福成长”为教育理念,结合学校“中医药文化”“蝴蝶文化”的“一体双翼”特色,每学期都会组织特色劳动周活动。今年5月份是“饲养昆虫”,饲养萤火虫就是其中一项。我们跟随凤山小学科学老师胡金波的脚步,一起走进萤火虫的世界。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樊莹

    萤火虫 是天生的“麻醉师”

    倒入泥土,铺上苔藓,往里面洒点水,再放上几只萤火虫爱吃的小蜗牛,和蜗牛爱吃的青菜,这样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就诞生了。

    白天,萤火虫会静悄悄地躲在苔藓下。胡金波介绍,根据生活环境不同,萤火虫幼虫可分为三类,陆生、水生、半水生。陆生和半水生的一般吃蜗牛、蚯蚓、千足虫等小昆虫,水生的一般吃螺类。

    因为在幼虫时期储存了足够的能量,蜕变为成虫后,萤火虫几乎不吃不喝,仅吃些露水、花蜜,寿命一般为两周,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异性交配并产下后代,只有少数萤火虫成虫会捕食小型昆虫。

    那么,萤火虫是怎么吃掉蜗牛呢?这就要说到萤火虫的特殊技能——“麻醉”。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上写道,萤火虫身上长有两片颚,呈弯曲状,合拢到一起,就形成一把尖利细小的钩子。萤火虫就是靠这个工具三番五次轻击蜗牛裸露在外的“赘肉”,举手投足间,看上去都十分温柔,似乎算不上什么攻击,但在叮咬过程中,通过钩子上的沟槽,传输毒汁进入蜗牛体内,等一波攻击结束后,蜗牛便没有了知觉。

    之后,蜗牛体内会因为毒汁逐渐出现肌肉融化,最终蜗牛被分解为一滩消化液,随后萤火虫幼虫就会召集虫群一起来享用,完成最终捕食。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类专门捕食其他萤火虫的“女巫萤”,具体“手法”是模拟雌萤的求偶信号,吸引雄萤前来交配并吃掉它们,就像古代希腊神话中的海妖,用美妙的歌声引诱水手,使船触礁。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萤火虫屁股发光了,黄色的,很微弱。”劳动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给萤火虫安家,一边近距离接触观察,发现萤火虫幼虫正一闪一闪发光。

    萤火虫幼虫也会发光?胡金波解释说:“萤火虫腹部有发光体节,称为发光器。雄性通常为两节,雌性为一节,所以光度稍微弱一些。大部分萤火虫幼虫、蛹、成虫都会发光,部分萤火虫卵也可以发光。”

    萤火虫属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体内含有萤火虫萤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作用,产生光能。通常一明一暗的发光程度是和呼吸节奏有关,而不同种类萤火虫的雌、雄虫每次所发出的闪光次数和明暗的间隔又都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在黑夜中查对彼此身份。

    在成年后,发光也是它们的交流工具,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有好几种颜色的光,平时发出黄绿色荧光,一些特殊条件下,它们还会发出橙色或红色的光。

    “囊萤夜读”真的能看清书吗

    萤火虫已成为人们心中熟悉又富有魅力的昆虫,不光如此,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除了李白的《咏萤火》,还有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当然,还有一个典故与萤火虫有关:囊萤夜读。说的是晋朝人车胤勤奋苦读,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读书。夏夜,他捉几十只萤火虫,放入绢袋中,借着萤火虫的亮光看书。

    对此,不少爱钻研的学生表示怀疑:这么微弱的光,真的能看清竹简上的字吗?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中国萤火虫研究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天黑后,选择在无光污染的室内,放25只萤火虫照明,看不清字迹;放50只萤火虫照明,勉强能看清字迹;放100只萤火虫照明,能较清楚地看清字迹。但这样的阅读体验并不好,因为萤火虫的发光系统属于闪光信息系统,光线极其不稳定,人坚持看5分钟书后,眼睛就会感到非常疲惫,而且许多萤火虫为了保护自己,感觉到有危险时它会关闭灯光。

    如今,不要说抓萤火虫照明,有时候想看到一个萤火虫都不容易。它们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光污染和环境污染。萤火虫成虫需要靠闪光来寻找和沟通,夜间的光污染导致它们找不到另一半,影响繁殖。并且水域泊岸硬化会严重影响水生和半水生的化蛹,过度使用农药也是导致萤火虫数量减少的原因。

    延伸阅读

    《囊萤夜读》

    出自《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晋代时,车胤恭敬长辈,懂的知识又多,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是可以勉强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