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岩: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高级物流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实践导师 |
 |
杨园园: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高级教师,宁波市优秀教师、骨干班主任 |
 |
王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博士 |
 |
姚立婧:海曙区田莘耕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育硕士,首届宁波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 |
中考临近,很多初三学生家长心中会有这些疑惑:要不要让孩子读职高?孩子在职高能学到什么?职高毕业能考大学吗?职高毕业能找到工作吗? 5月20日晚播出的《班主任茶座》,四位嘉宾老师以事实和数据为例子,详细解答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种种疑问。老师们有观点也有分析,吸引了很多家长,收视人次逾12万。 《班主任茶座》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教育学院主办,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现代金报·宁波教育》一起承办,旨在借宁波众多优秀班主任的教学经验,给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育儿指导。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摄影 张培坚 通讯员 傅卫平 如果初三学生总分不高,大多是因为偏科严重。为什么会偏科? 王岩老师分析,有的孩子很小就善于表达,识字比别人快,这是语言智能有优势;有的孩子从小对下棋感兴趣,学得特别快,下得也好,这是逻辑智能相对强,上学后数学可能会学得很好;有的孩子擅长运动……每个人的能力结构有差异。而目前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并不能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优势,语、数、英的评价权重占比很大。能力结构差异可能导致偏科,而偏科的学生在中考中容易吃亏。 如何让“偏科生”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呢? 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杨园园老师指了一条道:“偏科严重的学生,读职高很可能成为‘香饽饽’。”因为,护理专业老师最喜欢胆大心细、有爱心和耐心、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至于某门文化课如数学,成绩稍微弱一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学生文科成绩不突出,但是数学、科学成绩不错,逻辑思维能力强,还愿意钻研,那么电商、计算机、机械类的老师看见肯定很开心。 “职高的老师更关注孩子的长处和专业的贴合程度。家长如果能够多了解宁波各个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每个专业对学生的基本学业要求、特长要求,然后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特长爱好、性格习惯,让孩子扬长避弱,那么,孩子在专业成长中就会走得既轻松又快捷。”杨园园说。 传统意义上的“成绩好”和“成绩差”,其实是用单一的评价标准造成的。“每个人的智能可分为言语、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等八种,现在通常的书面考试中,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其他方面的智能考察得非常少。”专家王琪点评说,就像不能用爬树的要求来考企鹅和大象一样,对孩子也要“因材施教”,“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专业和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能为孩子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路径。” 职高毕业生 有四条途径考大学 有家长担心职高的学风不好,孩子会被带坏。真是这样吗?嘉宾们分享了各个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 “职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不是某个学校的个别行为,而是教育部对此有统一标准和要求,那就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王岩介绍,宁波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有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这就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全市有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统一的技能操作考试等。 在职高,学生不仅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时还能考大学。王岩介绍了职高生考大学的四条途径: 第一,参加浙江省单考单招统一招生考试(俗称“职教高考”); 第二,是单招单考的提前批特长生考试,即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之前,会有大量院校招收特长生,包括技能类、体艺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特长生。 第三,宁波中职学校和高校有联合办学,即“中高职一体化培养”。部分学校也有中本联合培养,俗称“3+2”或“3+4”。“3+2”是指3年在职业高中读,2年在高校读,5年拿到大专文凭;“3+4”也一样,就是7年拿到本科文凭。 第四,技能生保送读大学,即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凭大赛成绩直接申报专业对口的高校,并且享有对学校的自主选择权。 “2021年,宁波市中职学校毕业学生19000多名,升学的有14000多名,升学比例超过70%。也就是说,只要努力学习,职高生上高校继续深造的路径是畅通的。”王琪还分享了另一组数据,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宁波选派10支队伍参加,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一等奖总数全省第一。“这些漂亮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高生的学习情况。”王琪说。 背后是良好的产业基础 和“产教融合” 不仅学历教育的路径是畅通的,在宁波读职高的学生,就业情况也相当好。 数据显示,2021年,宁波中职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4.37%,基本做到了学有所用。北仑职业高级中学近三年的就业实习双选会,提供给学生的岗位数量都达到1:4。“我自己带的2018届一个班,毕业时除了升学同学外,另有19位同学就业,首轮校企双选均被企业录取,其中6位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宁波地区港口仓储物流龙头企业龙星物流,薪资待遇也很不错。”王岩介绍。 嘉宾们也分析了职高生在就业市场上比较“香”的原因:一方面,宁波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优质制造企业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宁波港这一国际物流枢纽也提供大量的国际供应链相关服务岗位;另一方面,宁波职业学校都实施“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校结合企业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很突出,实现专业人才“就业有能力”。 “家长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样会有出彩人生。事实证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收获职业幸福、家庭幸福,还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姚立婧说。 最后,姚立婧总结说:“选择职业教育,并不是无奈之举。特别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真正做到‘高端就业’和‘优质升学’,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教育类型。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展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臂,也可以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读职高,孩子也能飞得更高、更远 如果上大学,有四条途径可以走 若想找工作,在就业市场也很“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