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寻美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6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敲敲打打”中识得音乐魔力

打击乐课程已成学生们的明星课程

楼老师的音乐课场景。

音乐课场景。

    不仅学唱歌、学吹竖笛,还能敲木琴、打非洲鼓,以及打击各种好听的乐器,难怪在古林镇中心小学,音乐课成了学生们最爱的课之一。

    “敲击魔法”打击乐课程是该校的精品课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支持下,这门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旋律学节奏,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还在音乐学习中融入古林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在“敲敲打打”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张凯贺

    音乐课上

    用打击乐器自由创编

    “同学们,用什么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发出声音?”“我知道!拍手会有声音!”“拍肩!”“跺脚也有声音”……近日,记者走进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听楼佳琦老师给304班上了一堂有趣的节奏音乐课。

    楼老师从恒拍的身体律动切入,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节奏或节奏型进行创编,过渡到本节课要教的新歌曲《捉迷藏》中的附点节奏。节奏的知识点讲完后,进入歌唱环节,楼老师在教唱中,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方法。继而的拓展创编环节,楼老师介绍了一件件打击乐乐器的名称和音色,让同学们试着用这些乐器来创编《捉迷藏》“打击乐”版。整堂课内容丰富且紧凑,不仅完成了教材中学唱《捉迷藏》的教学目标,还很好地融入了该校特色音乐课程——“敲击魔法”打击乐。

    楼老师展示的一件件小小的乐器给记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你们听,像不像春天树叶的沙沙声?这是沙蛋;这个,像秋天泉水的叮咚声,它叫碰铃;这像不像青蛙叫的呱呱声?它叫刮鱼;这叫打棒,能发出像水果掉落的声音;这叫三角铁,会发出像冰块碰撞的声音;还有,这是春雷鼓、雨棍、海浪鼓……”这些乐器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音乐课的最后,他们用这些乐器自由发挥,结合着楼老师的钢琴声,结合着“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爱捉迷藏,来玩耍”的歌声,敲击出了“打击乐”版《捉迷藏》。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这样的音乐课是他们喜欢的,也是每周让他们翘首以盼的。他们玩转打击乐器,编创儿歌和童谣,在“敲敲打打”的节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由专家“加持”

    美丽“邂逅”开启打击乐课程

    古林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200余年历史的乡镇小学,多年来坚持“崇本尚雅”的美育教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开设多年的“敲击魔法”打击乐课程源于一场“邂逅”:

    2018年1月5日,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的母亲徐翠凤应邀来到古林镇中心小学。她表示要反哺家乡,想通过自己的一点萤火之光让该校学生真正受益,要让“乡下飞出更多的金凤凰”。这和校长林群的“编经纬之本,织未来人生”育人理念不谋而合。

    千里“姻缘”一线牵,2018年4月17日,在“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乐器捐赠仪式中,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向古林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套打击乐器。古小的“敲击魔法”打击乐课程也由此开启。

    除了捐赠乐器,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还在师资的培养和输送、特色课程的构建等方面提供支持,每月定期派老师到古林小学开展打击乐课程教学与训练活动。委派的老师中,有中央音乐学院的,也有宁波交响乐团的。两校还建立了打击乐专家交流群,随时开展线上交流研讨活动。

    在专家的“加持”下,古小的“敲击魔法”打击乐课程逐步完善。学校购进了100余架非洲鼓,10余面中国鼓,开设了“敲击小魔法”社团,让魔法课堂发挥魔力。

    融入地方文化

    孩子们已多次登上大舞台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古小的“敲击小魔法”课堂在二三年级进行普及,除了识谱、学唱、学打击等,自制乐器、自编乐谱、“我是音乐制作人”等项目化作业也都独具特色。

    如,学生可以用家中的废弃材料,如纸筒、铝罐、玻璃瓶等,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乐器制作,设计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等,打造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打击乐器;

    又如,学生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林的童谣、乡贤、特色美食、古建筑等,把这些包含着地域文化的内容整理、编写后,创作成一首首简单顺口的念白,配上打击乐,用地道的宁波方言表现出来,编辑成册,就形成了一本本乐谱集。“看着像冰块,吃着像白糖,融入水,浸入汤,喝起来甜又香;入水加冰糖,入水加红糖,食用碱,粳米粉,蒸锅二十分”,这首《灰汁团》就是师生一起编创的,合着有节奏的锣鼓声,讲述宁波美食“灰汁团”的做法。

    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打击乐课程已成为古小的明星课程。俞峰院长曾到古林小学视察“敲击魔法”打击乐课堂,他欣慰地对校长林群说:“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19年6月2日,由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宁波交响乐团和古林镇中心小学共同举办的“牵手·无懈可击”希望课程(打击乐)音乐会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举行,孩子们演奏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无忧无虑波尔卡》和《敲击小世界》,富有古韵鼓味的《春晓》和《少年中国》等曲目,展现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2021年5月23日,古小的打击乐律动组、非洲鼓队、中国鼓队又参加了“听党话,跟党走”第二届青少年美育云端课堂暨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5·23艺术节开幕式。

    如今,“双减”后的课后托管服务等为“敲击魔法”课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小朋友们有了更多时间“敲敲打打”,古小的打击乐课程将奏出更加美妙的旋律!

    【专家点评】

    “敲击”出

    创造力和想象力

    “敲击魔法”作为拓展性课程,很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理念,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音乐,在敲击中体验本土的人文风情,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打击乐+风土人情”焕发出新的美感和活力。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古林镇中心小学牵手央音,开发的这一课程,拓广了古林镇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走出古林,登上舞台;为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念,促进了老师们的成长;形成了独特新颖的学校美育体系,为农村学校的美育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林镇中心小学将飞出一只只“小雏鸟”,期待他们“蜕变成凤,回归古林”的那天!

    杜宏斌

    (浙江省教研室音乐教研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