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考季202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6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高考成绩出来后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

不以阶段成败论英雄、多去参加社会实践……

    紧张的中高考已落下帷幕,家长和孩子们多少可以松口气了。但是考生的考后心理远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风平浪静,在成绩出来、填志愿和录取放榜等一系列事件面前,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状况。考试后的阶段,需要家长协助,让孩子能够顺利“软着陆”。

    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心理状态,家长该如何协助考生调整心态,度过这个考后特殊阶段呢?本报记者特邀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甬老师”,为各位家长支招。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特邀嘉宾

    象山中学 郏蒙蒙

    北仑中学 邹蓉

    坦然面对挫败 帮孩子卸下心理包袱

    有的考生考得不理想,觉得对不起家长的细致关怀,对不起老师的谆谆教诲,感到沮丧、不安、自责,出现内疚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沟通,协助考生放下心理包袱,坦然面对考试成绩。

    家长不能主观判断孩子没事找事,太过矫情,要多倾听和陪伴,宽慰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在不经意间缓解孩子的失落感。要及时引导孩子的认知,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和老师的付出是一种支持,而不是一种负担。

    在对待孩子的成绩上,家长千万不要强求责备,认为孩子不争气,甚至认定孩子以后前程渺茫。家长应该安慰并鼓励孩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以一个阶段的成败来论英雄。而且,一个人成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着眼未来,把握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行动缓解焦虑 给孩子更多自主空间

    影响考后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高考生来说,考试成绩、志愿填报、就业方向等都会引起焦虑,对考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很多工作是需要做在前面的,在初、高中阶段,家长应适当地进行生涯规划引导,让孩子在理想和职业方面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如果准备工作不足,在此刻就需要抓紧时间收集讯息,加强沟通。

    但此时,家长的这些行为也会引起考生的焦虑。比如,考试结束后,不少家长都会忙着帮孩子查分数、找资料,在查询信息的过程中无意间便将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这种过分关注的状态要及时调整。家长要学会把主动权适当转移给孩子,建议孩子多问问同学、老师,查阅相关资料。家长切忌将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要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当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及时肯定和鼓励,提升其自信心和掌控力。

    积极调节情绪 与孩子共同面对现实

    中高考前承受极大的压力,考后突然释放,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成绩好的考生担心自己的录取情况,容易担忧;成绩中等但目标较高的考生,由于现实与理想产生了差距,容易出现悲观和迷茫;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容易情绪低落,自暴自弃。以上的情绪状态,一般在考后两周经由考生自我调节是可以缓解的。但是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程度加重,是需要家长高度关注的。

    家长要和考试前一样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当发现孩子长时间沉浸在伤心难过等负面情绪中,要想一些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阻断其强迫性思考,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在自我评价上,要引导孩子全面整体地看待自己,不能仅仅从考试成绩这一方面来下判断。家长要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给孩子营造阳光正向的氛围。此外,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多做积极的自我暗示。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面对考试成绩,别让孩子一个人承担。如果事与愿违,那就一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如果心想事成,那就一起庆祝,再接再厉。

    避免过度放松 让孩子享受休闲时光

    中高考结束后,考生心里的那根绷了多年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了。中考考生因为还有接下来三年的高中生涯,只敢让自己短暂地松口气,而高考考生看上去是可以尽情地“狂欢”的。一些学生在考后没日没夜地上网、玩游戏、聚会,玩到连饭都不想吃,觉也不用睡。

    家长面对这种情况,虽然知道孩子这样做是过度的,但是又会想着这么多年辛苦偶尔放肆下也算了。但如果家长一直纵容,学生很有可能将偶然变为常态,生活作息完全颠倒,长此以往会影响身心健康。

    家长需要帮助考生合理安排考后生活,在保证生活作息正常规律的前提下,安排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运动、图书阅读等。上网、玩游戏、聚会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沉迷于此。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孩子喜欢做烘焙,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做,那现在就可以试试。也可以让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投入志愿活动,鼓励孩子走出去,接触社会。

    考试是块炼金石。通过考试,考生的学习水平、考试心态等用成绩呈现出来,考生也正是通过一场场的考试,增强了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中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种高强度的历练,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对于家长来说,历练强度不亚于考生。无论考试成绩好坏,家长要先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身的观念,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实现成长。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不要紧张”,实际上自己却手脚发抖,这样如何能给孩子做榜样。既然家长和孩子都是有负面情绪,那就一起来面对,感受彼此的情绪,正确表达自身的观念,互为支撑和靠山。

    考试是一场旅程,考试结束,意味着旅程的尾声,看似已经结束,实则却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家长一定要站好这一班岗,让考生可以顺利着陆,因为这不仅仅是前一阶段的最后一班岗,更是下一阶段的全新的最初的一班岗,让我们的考生们昂首挺胸往前走,底气十足地迎接新挑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