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首个没有学科类培训的暑假即将来临,学科类补习班没了,暑假怎么安排?家长会报别的暑期班吗?近日,本报记者做了个调查,有2000多名家长交出了答卷。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调查·数据 仅四成家长会报暑期班 有托管需求的占了38% 此次调查中,41%的家长表示暑期还是会给孩子报培训班,打算报班的家长中,87%表示会报1-2个培训班,约12%的家长准备报3-4个培训班,计划报5个以上培训班的家长不足1%。 选择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培训班的家长占了近50%,体育类培训班的家长占了43%,报托管类的家长也不少,有近34%。 在“你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调查问题中,培养兴趣特长的家长有62%,选择“锻炼身体”的家长有近43%,选择“家里没人管,需要有人督促孩子学习”的有38%。 已经报了暑期班的家长们花了多少钱呢?46%的家长表示花了2000-5000元,18%的家长花了5000-10000元,近6%的家长花了1万元以上。 此外,有92%的家长表示在报班时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跟孩子共同商量。 调查·案例 两位都是当老师的家长 对培训班的态度截然不同 没有了学科类培训班,孩子们的暑假怎么过?采访中,记者发现两位当老师的家长想法截然不同,且他们的孩子都是读三年级。 “羽毛球续交了3000元,编程课续交了2300元,还新报了个线上的人文美育课,交了1740多元。暑假还没到,已经花了7000多元了。”家住鄞州的贺女士算了下,加上一直在学的钢琴、乐高机器人、书法、围棋,这个暑期共有7个兴趣班要上。因为课太多,有些兴趣班又是暑期集训的方式,最近正在为如何安排时间发愁。 贺女士认为,编程课学得好可能对以后升学有帮助,这次暑期有集训,为接下来比赛做准备,这个一定要去上;打羽毛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孩子体育比较弱,这个也不能少;现在作文补习班没有了,所以报了个人文美育课,希望对语文阅读理解有帮助。钢琴、围棋、乐高机器人都是孩子的业余爱好,有空了就去学学,也没有强制要求。 这么多兴趣班要上,孩子不抗拒吗?接送忙得过来吗?贺女士说:“因为我儿子校内的学校成绩都比较稳定,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给他报的,他自己也喜欢上。目前都还能继续学下去。”据了解,贺女士是一名幼师,暑假里比较空,因此孩子的培训班都由她负责接送。 何老师的女儿也读三年级,平时在学声乐和钢琴,但她暑假里不想再新增兴趣班,“我希望暑期能多陪陪孩子,我平常工作挺忙的,周末也没什么时间陪孩子。放暑假了,孩子有了与父母、长辈多多相处的时间,我想带他去奶奶家、外婆家各住几天。其他时间就陪孩子看看书、练练字,再出去旅游几天,这是我暑假里想做的事情。” 孩子二年级,双职工家庭 “就想报个暑托班管管学习” 一位姓何的家长表示,这个暑假准备报1个托管类培训班,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今年真是奇怪了,托管班的广告也看不到了,周末还得去小区周边找找。”何女士称自己是双职工家庭,家里的老人不会开车,而且家里还有个弟弟需要看管,所以想就近找一个暑托班,管管孩子学习。 相比之下,家住北仑的李女士早早做了安排,4月份时就抢好了暑托班的名额。托管30天(不含周末)花了近5000元。“好的暑托班名额很难抢啊,去年报得晚了,就没报上。”此外,李女士还给孩子报了4日夏令营。 谈起报暑托班的原因,多数家长的想法还是比较一致的。李女士说:“如果呆在家里,孩子可能会睡懒觉,会经常看电视,作息时间不太正常。而且呆在家里没有玩伴也很无聊的,孩子自己更愿意去暑托班。” 孩子五年级,家长很彷徨 “暑假先把校内知识学扎实” 此次调查,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有25%的家长表示不会报暑期班,34%的家长表示“目前还没决定,看情况”,也就是说,这两个数据加起来有59%,超过了会报暑期班的人数。 “往年暑假,孩子都在上数学、英语补习班,但是今年,学科类的培训机构不是倒闭关门了,就是转型了。下学期就要读五年级了,如果暑假再新报个兴趣班,好像也没什么意思。”一位陈女士说,这一年她也比较彷徨,习惯上补习班的孩子会不会不适应?未来又该怎么规划? “这个暑假我想先让孩子写好字、多阅读、练熟计算题,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说起来很基础,但要学扎实了也要花很多时间。”陈女士如是说。 专家建议 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 比补习更重要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没有了补习班,许多家长表示很彷徨,假期怎么过更有意义,又不耽误学习?宁波市名师、鄞州区惠风书院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舒恩认为,孩子上多少个培训班关键还是要看孩子是不是学有余力,但家长们首先要在暑假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我25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但凡生活习惯好、行为习惯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也好,学业成绩更优秀。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连的。” 怎样才算有好的生活习惯呢?两个字:自律!给自己制订作息时间、学习、活动安排,运动时间、阅读时间、劳动时间……一旦你的孩子能够自主有效地安排好一日作息,家长就不用太操心他的学习了。陈舒恩说:“如果你的孩子起床靠吼,吃饭靠哄,作业靠催,即使报再多的培训班,也是效果甚微,因为他缺乏一颗主动求学的心。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就得从习惯抓起。” 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前提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陈舒恩也在自己所教的二年级班级中做了个调查,近70%的家长选择报1-2个培训班,“选择体育类和艺术类培训的家长占比最多。我非常赞同这些家长的选择。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培养意志品质;通过艺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有些课程,可能是学校课程所无法满足的,符合孩子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这些项目,最好是孩子擅长的领域,可以帮助他从这个领域找到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