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7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约家长进校门”到“走进厂区会家长”

家长会“开”进企业 家校社合力助成长

老师耐心解答家长的困惑。 通讯员供图

    印象中,开家长会就要把家长们召集到学校,听老师讲自家孩子在学校里的各种表现。但很多家长因工作繁忙,不得不缺席家长会。如何架好家校联系的桥梁?近日,象山县黄避岙乡中心小学把家长会开到了企业里。据了解,这样的沟通方式,已持续十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见习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娄秋霞

    学校将家长会“开”进企业

    家长会当天下午,五十多位家长还没来得及脱下工服,就走进会议室。

    象山县黄避岙乡中心小学,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大部分务工家长,都在当地的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上班。

    校长葛国成介绍,三班倒的工作性质、24小时不停的机器,让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特别是上夜班的时候,家长深夜下班,孩子已经睡着;孩子上学,家长还没有睡醒。这种“时差”,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甚了解。就连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都很难亲自参加,只能让家里老人甚至邻居代劳。

    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出面跟企业协调,统一安排务工的家长参会,省去了家长们出行的烦恼。五年级学生家长艾燕说:“以往都是在学校开家长会,调不出班都没去,这次直接在我们厂里开,省了不少事。”

    四年级学生李玉龙的父母都在这个企业上班,夫妻俩从云南老家来象山县打工,已经十几个年头。李玉龙的班主任说,父母很少来参加家长会,跟老师的联系也不多。“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不会教孩子,对家庭教育也不够重视,我们老师趁这次机会也可以好好跟家长聊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在家长会上,家长们抓住这次难得与老师沟通的机会,抛出了很多问题。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老师们一一解答了家长的疑问,并就家校如何配合和家长们沟通。宁波市名校长、象山县实验小学校长励安平在会上鼓励家长们要注重家校合作,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不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席。

    有位家长表示,以前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他们会在旁边看电视、玩手机,听了老师的建议才知道这样会不利于孩子学习,以前确实没太当回事,今后会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家校社合力助孩子成长

    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构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体,才能使学生教育的质量达到预期。为此,象山县黄避岙乡中心小学每学期都会安排一次集体家访。

    家长们有时因工作需要调整家访时间,会给家访活动带来不便。所以,从2012年开始,为了让老师和家长能够面对面交流,提高家访效率,学校安排了一个特殊的集中家访点——企业。这不仅能够方便老师与家长的顺利会面,还能通过建立校企联系,让企业引导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我们员工为企业奉献着,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当地企业总经理柯洪国看到自己的举动能给孩子的教育提供助力,也很欣慰,他说,企业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保障员工参与孩子教育的时间。

    校长葛国成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优化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呵护学生的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