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这是著名的“马特莱法则”,也叫“二八法则”。班主任80%的烦乱,也来自于那20%的学生。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新港小学的李琴老师当了21年班主任,修炼了一本“武林秘籍”,对于把班上20%的学生转化成80%的学生就很有一套。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实习记者 林桦 特邀班主任 象山县石浦镇新港小学班主任 象山县第三届骨干班主任 李琴 他的故事 八方风雨: 脾气火爆,“战争”不断 吴同学是五年级时从私立学校转学过来的,长得人高马大,小小年纪体重已达到180斤,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又让同伴敬畏三分的孩子。他的到来,犹如给班级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不出几天,一场“战争”就爆发了,幸好劝解及时,事情很快就平息下来了。 没想到刚消停大半个月,又有同学来报告说:“吴同学在教室里大发脾气,大打出手。”这还得了,小小年纪“江湖气”这么重,一言不合就动手。短短一个月,学生、家长怨声载道,甚至有学生开始效仿他的脾气,让我这个班主任忙得焦头烂额。怎么把这位学生身上的“江湖气”控制住,管住了他,就等于稳定了20%的学生的情绪,也就将班主任工作中80%的烦忧事给解决了。 我的发现 如来神“掌”: 掌握信息,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在相处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孩子们的想法其实代表了他们背后家庭的观念差异。我们不可能消除这份差异,如何解决?只有请出“如来神掌”,对每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都有所熟悉,才能真正洞察到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疏而导之。 从几次谈话中我了解到,吴同学来自一个离异再重组的家庭。平时,父母忙于做水产生意,无暇照顾他,常常一日三餐都自己解决。如此的放养教育,虽然练就了孩子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常常令吴同学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从小到大,他的父母竟然一次都没有带他出去游玩过。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吴同学非常渴望被重视,因此他常常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来获得大人的关注。 再者,吴同学小时候体质比较弱,经常发烧,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也许是激素打太多,六岁就开始渐渐发胖,再加上后期饮食上的不节制,导致了现在过度肥胖。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会询问他的体重,对他的体型评头论足。被问得多了,小小的心开始敏感、自卑起来,到后来,一旦有同学在他面前谈起肥胖问题,他就遏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我的行动 踏雪无“痕”: 以心相交,润物无痕 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以后,原本烦乱的思绪,以及对问题学生的无力感渐渐消失。如何让吴同学收起身上的“刺”,让他不再那么难以亲近?我想起江湖中的有一绝招:踏雪无痕。 教育的本质是爱,而“育人”与“润物”一样是无声无痕的,吴同学的生活中缺少关爱,那么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特别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遇到孩子身体不适,嘘寒问暖;遇到课间活动,额外照顾;遇到矛盾纠纷,耐心倾听;遇到思想波动,耐心疏导;遇到上课发言,优先提问……渐渐地,也许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吴同学身上的刺猬性格软化了不少,也会在周记里向我倾吐自己的心事了。 记得有一天下午,年级组安排学生体检。他一脸忧郁地走进办公室,说:“李老师,等一下我有可能要和同学打架。”我一听,心里一惊,忙询问原因。原来他是担心在体检的过程中,近两百斤的体重会受到同学的嘲笑。我很庆幸,吴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情绪告诉我,避免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于是,在体检前,我将吴同学的顾虑公布于众,让全班同学将心比心,体会他人渴望被尊重的心情,全班同学似乎很有触动,纷纷表示不会出现吴同学所担忧的情况。这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眼中闪着感激的泪光。 “化”骨绵掌: 多重激励,化戾为和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吴同学身上的“江湖气”已然消除了不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时就需要使出“化骨绵掌”,通过各种元素,各种激励,让孩子身上的“洪荒之力”得到合理发挥。 高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懵懂期,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不可遏制,一旦发生肢体冲突,在同学们将他们拉开之前,就已经两败俱伤了。我就和吴同学商量,如果班级中有同学发生打架现象,让他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体型优势,控制住其中情绪过激的那一位,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每协助一次,就在班级中进行特别表扬。变“闹事者”为“和事佬”,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吴同学深切体会到控制情绪有多么重要。 他的改变 “浪子”回头: 和谐相处 一派祥和 说来也真神奇,在吴同学的协助下,同学们之间发生“战争”的次数渐渐少了,好多冲突,在双方刚开始口角之争时,就被吴同学的伶牙俐齿给化解了。同学们开始喜欢和他交往,聊天,甚至还能听到他幽默地调侃自己的身材,这让我十分欣喜。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吴同学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告诉他: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我推荐了许多旅行类的书籍供他阅读,沉浸在书香里的孩子,根本没有空闲去发脾气了。 现在,吴同学无论从发脾气的次数,还是发脾气的强度上,都大为减少,真是倍感欣慰。 班主任说 吴同学刚刚到来的时候,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 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此,对班中的后进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此刻谈对吴同学的“改造”是否成功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想通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他必将会有一个完美的未来。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