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是第12个浙江生态日,2022年浙江生态日主场活动在宁波举行。现场,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为海曙区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项目授牌,这也是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项目。 据悉,龙观乡位于“浙东绿肺”四明山东麓,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6%,孕育了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宝库”。近年来,龙观乡突出生态引领,将中坡山、五龙潭景区50平方公里列为禁伐区,整治陡坡荒山,完成退耕还林169亩。 去年12月30日,海曙区同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龙观乡建设该试点项目;同时,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现场体验活动,目前累计超过5万人次参与,活动还获评2022年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龙观乡将依托资源优势建立不同规模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以湿地、山林、农田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设计规划主题鲜明的研学线路。核心打造四明山中蜂保护区,并合作开发“爷爷的水稻田”、百草园等农旅一体化生态平衡保护展示地,使生态红利转化为富民资本。据《浙江日报》 知识点: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安定息息相关。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落地海曙,体现了其秉承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