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宁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暑期安全第一课”直播活动,介绍防溺水的经验做法,科普溺水时救援和自救、溺水后抢救的知识,吸引了全市150余万名师生及家长观看直播。 (7月5日《宁波日报》 暑假刚开始,恰逢高温来袭,选择此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防溺水教育直播活动,恰逢其时,很有必要。 每逢暑假,全国都会开展防溺水教育,但教育年年有,事故年年不断。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水死亡,其中少年儿童占68.2%。相比内陆地区,宁波作为一个河流、湖泊数量众多的滨海城市,面临防溺水工作压力尤其大。为此,从2018年开始,宁波开始实施全民防溺水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统计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发生的溺水亡人事故数量,与2015年至2017年的均数相比,分别下降23.3%、76.6%、78.1%和83.2%。这是项了不起的成绩,可圈可点。 宁波市防溺水办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溺水死亡人数四年累计减少358人,相当于挽救了358条生命。”补充一句,也相当于挽救了358个家庭。这样的成绩,说明四年间构建起来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体系是科学有效的,应该继续运行下去。 笔者是游泳爱好者,每次暑期去馆游,都能看到众多的孩子在学习游泳,俗称“下饺子”。虽然影响了我的畅游,但内心里高兴,认为这才是由防转攻的最好的自救之道。有道是,防不胜防,你防溺水教育做得再好,难免百密一疏,仍会有溺亡悲剧发生。窃以为,在做好防溺水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游泳本领,攻守兼备,方能将溺亡悲剧数量降至最低点。 宁波可以向上海学习,以教育局名义发布《关于在本市中小学开展暑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的活动通知》,倡导中小学开设游泳课。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多兴建辖区内的游泳场馆,优惠甚至无偿向中小学生开放。再就是加强游泳社会培训管理,促使社会游泳培训与学校游泳教学结合。培训费用由政府补贴和家庭共同承担。也可以制定发展校园游泳方案,从课程设置、场馆利用、师资配备、救生人员招聘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陌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