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雯雯老师 |
幼升小的孩子,面对环境的改变,大多会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坐不住、学习容易走神、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而幼升小的家长,有的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完成自我角色转变,也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 中意宁波生态园实验学校的许雯雯老师,一边化身大姐姐,用爱心、耐心对待孩子,帮助他们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一边充当家庭教育指导员,多途径为家长排忧解难。 “感谢许老师,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修行和成长。”“多亏了许老师,我们家孩子现在乖巧、懂事许多……”又是一学年结束时,这位老师的暖心举动赢得信任,家长们纷纷通过微信致谢。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励娜 人物介绍 许雯雯 中意宁波生态园实验学校老师 推荐理由 许老师亲和力十足,总是站在学生、家长角度考虑、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家长都很信任她。 不过早定义每一个孩子 帮助孩子融入集体 小朋友们身上似乎有着天然的磁场,一下课,刚认识一会儿,就能熟络起来,玩得不亦乐乎。但班上有一个男孩小新(化名)总是站在人群之外,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大家玩耍,却不靠近半步。 许雯雯老师注意小新很久了。开学第一天,班上发起介绍自己的活动,大家轮流站上讲台发言。当轮到小新时,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垂着脑袋,半天没挪动步子。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孩子开学前一个月才从老家接过来的,之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拨通家长电话后,许雯雯老师得知了背后的原因。 年幼的时候待在老家,到了学龄年纪来到城里和爸妈团聚,这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现状。一些孩子在新环境下没有安全感,会把自己缩在“龟壳”中,不善交际、不愿和他人交流。 “小新的问题不仅在于说得少,更在于缺少倾诉对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找到问题根源后,许雯雯老师带领家长一起给孩子制定并实施“过渡计划”。比如亲子方面,多关注孩子,将父母的爱渗透到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师生之间,热情拥抱、引导交流;加强同伴互动,感受温馨、友爱的集体氛围;老师要作业相辅,布置专属的“朗读作业”,助力表达等。 “过渡计划”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小新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能大声地介绍自己的姓名,还成了班级中的活跃分子,性格开朗、自信多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人,都不应该被早早定义,贴上标签。”作为一线的班主任,许雯雯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会倾注更多耐心与爱心,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融入集体,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借助阅读 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 古语有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学习能力准备,是很多低年级家长关心的问题。考虑到班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又缺乏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许雯雯老师加大孩子在学校课上课下的阅读量,开拓阅读面。 每天一早,孩子利用进教室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大声朗读《日有所诵》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每天读一篇新内容。每周,班上孩子每人至少有两次进入学校阅览室借阅书籍的机会。其余时间,大家留在教室,借阅班级的书籍。班级里有个“图书角”,让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来,与同伴分享。 有了图书角,当然也需要管理人员,遵照孩子的意愿,许雯雯老师安排班上学生做图书管理员,让孩子做书籍的主人,有序借书,爱护书籍。 “每次看到群里家长们的积极反馈,比如孩子们在家里的阅读量加大,识字量增多,阅读速度也更快,我都非常开心。”许雯雯老师还发现,跟上学期相比,班上孩子的学习态度普遍有了质的飞跃,主动性更强。 上学期,中途转来一个孩子小艾(化名),酷爱看书,但有时会分不清场合。一次,课上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许雯雯知道这件事后,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像知心姐姐一样话家常,从平时喜欢看什么书聊到分享读书心得,在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随后指出喜欢阅读本身是好的,但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既是对课堂的不尊重,也是对课外书的不尊重。 随后,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要努力改正。为了鼓励孩子,许雯雯老师安排小艾当了图书管理员,带动更多同学加入到阅读中,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拓宽“对话”渠道 发挥家校共育价值 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让老师和家长拓宽“对话”渠道,发挥家校共育的价值?许雯雯老师尝试在学生的家校联系册上搭建起“心灵对话”的舞台。 《我是学习小主人》是学生每日记录作业的本子,从朗读、阅读、运动再到做家务等,涉及方方面面,学生会将每天作业完成情况记录在上面。最重要的是,上面还有专门的一项内容——爸爸妈妈的话。 为了能够最大化发挥这本家校联系册的作用,许雯雯老师在学期初便与家长们约定,可以在这个本子上每日沟通,谈一谈孩子当天的作业情况,说一说孩子近段时间的变化,也可以简单签一个名,表明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知情。 渐渐地,这本《我是学习小主人》成了老师、学生、家长的沟通站。家长会在上面留言:今天书法练习字很端正,继续保持!孩子回复:好的,我会继续努力的!而许雯雯老师,则会送上一个“大拇指”,加以肯定。 有时,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佳时,家长也会留言:今天睡觉已临近21:00,相信明天的你一定能好好规划时间。孩子则会回复:我会加油的!许雯雯老师也会在后面跟上几句加油打气的话。 而对于那些对学习倦怠的孩子,却也不乏优点的孩子,许雯雯老师也会留言:你的朗读非常棒,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成为班级“朗读员”;抑或是:你今天课堂上的表现真不错。话语虽简单,却直入人心。 此外,班上还有“善行小使者”评选、家校访活动等, 一次次的活动开展,一次次的沟通交流,让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变得更为亲近。“‘推动是单向的,感应是双向的’,正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一切为了孩子,才使这些活动变得顺理成章,才使家校教育合力更加强大。”许雯雯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