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决赛现场的作品展示。 |
有没有办法让人类在并不适合居住的火星上定居呢?2040年,我国决定在月球轨道上建设一座全新的太空基础设施——永久空间站,如何设计出可以长期运行的空间站生命保障系统呢…… 近日,“飞越苍穹”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宁波赛区)决赛在江北区姚江书院举行。 本次大赛共有57所学校195个小组409名学生参与,经过预赛初赛的选拔,共有94个小组进入了决赛。经过激烈角逐,7月7日,各赛项的获奖名单已经通过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官网进行公示。□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国家教育部2021-2022学年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该大赛旨在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青少年的航天科学素养。宁波地区的选拔赛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宁波市科协、宁波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主办。 决赛分为五个赛事,分别是月球探索创新竞赛、火星家园创新比赛、未来太空工程挑战竞赛、北斗创造美好生活赛项竞赛、星球资源运输挑战竞赛。 在决赛现场,记者看到,无论是月球探索,还是火星家园,无论是未来太空工程,还是北斗创造美好生活,同学们在查询各类资料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了心目中未来的太空场景。决赛中,每一个小组需要向评委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回答评委的提问。 “古人有天问,今人有天梦。人类地外探索的下一站在哪里呢?我们的回答是:火星!”在火星家园创意小学低段比赛中,海曙外国语学校五江口校区吕妙楠、倪梓程、梁思文同学设计的《下一站 火星》,进入了公示名单一等奖。三位小朋友关于火星家园的设计,包含了能源保障、物质保障、生命保障和通讯保障等部分,整体设计颇为精巧。 也有的小组在设计火星家园时,给出了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的水、氧气和实物的数量,同时给出了获取方式。 而在月球探索创新竞赛中,同学们需要围绕“在月球上要怎么种地呢?”“月球车上可以搭载什么功能?”等主题,用双手展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北斗创造美好生活赛项中,选手们需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和开源硬件,结合北斗定位设备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在星球资源运输挑战竞赛中,选手们在机房内通过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对星际货运场景进行虚拟仿真,以虚拟的方式完成从月球到地球的星际货运任务。 评审专家结合参赛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评审。表现优异的队伍之后将组成宁波市代表队,参加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大赛。 评委们表示,通过参赛,同学们学习了相关知识,了解了火星、月球、北斗等各种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设计了各类作品,这都是他们的收获。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号召同学们学习航天科技知识,弘扬航天知识,培养航天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