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笋 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102班 谢思源(证号2219603) |
 |
“暑”于味觉 鄞州区学士小学103班 杨桃(证号2203723) 指导老师 陈利群 |
品尝美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麻辣酸臭的螺蛳粉、臭豆腐;有的人喜欢清香沁脾的莲子羹、清明饼;更有小记者亲自上手,与小龙虾斗智斗勇、制作“花开富贵”。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它有时可以代表一个地域、一个季节、一种情怀。 臭豆腐 鄞州区惠风书院405班 崔宇瀚(证号2219518) 指导老师 张景林 每个人喜欢的食物各有不同,有酸、有甜,而我喜欢吃又辣又香的臭豆腐。 第一次吃臭豆腐时,打开盖子的瞬间,臭臭的味道就向我席卷而来,我急忙捏住鼻子对爸爸说道: “这么臭的东西为什么还会有人要吃呢?”爸爸回答: “别看它臭,吃起来可香了。”我捏住鼻子吃了一口,一股又香又辣的油汁在我的口腔中炸开,顿时一种美妙的味道占领了我的每一个味蕾和神经。 我顿时改变了对这种臭臭的美食的态度,几口就把这盒臭豆腐吃完了。从那以后,三两天不吃臭豆腐就好像少了些什么。 有一次,当我再去吃臭豆腐时,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对老板说: “多放点辣椒。”只见老板拿了一个大勺子,盛了满满一勺辣椒油,往那放臭豆腐的碗里一倒,臭豆腐都变得红彤彤的。我尝了一口,品尝到的不是那又香又辣的滋味,而是火烧火燎的滚烫,我只感觉全身滚烫滚烫的,几大杯凉水下肚,这种感觉也久久不能散去。 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敢提那种要求了。但我对臭豆腐的喜爱还是不可磨灭的。 螺蛳粉 鄞州区东湖小学502班 王浚羽(证号2218719) 指导老师 陶丽丽 臭豆腐、臭冬瓜、臭鳜鱼……这味道独特的“美味”,总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而我对于螺蛳粉,有着无尽的幻想。 近日终于买了一包“正宗螺蛳粉”,让我一尝其味。 这是一碗色泽鲜艳的粉,看上去滑溜溜的米粉上被镀了一层鲜红的汤汁;一片片腐竹和酸笋吸满了汁水儿;几粒花生米静静地躺在米粉上。每一个食材都在尽其所能地呼唤着食客。 最让这柳州美味“臭名远扬”的就是那一股奇异的味道了。它的味道像是发酸的蛋糕,酸臭味向四周飘散,在一瞬间就挤满了整个房间,躲也躲不掉。但大约是闻习惯了,这种一开始令人难以接受的味道竟变得香喷喷了,实在奇妙。 “闻着臭,吃着香”是食客对它的评价。一口下去,米粉滑溜溜又不失韧性,花生米脆,腐竹软,酸笋又酸又臭,口感丰富,层次分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美味。本来的臭,到了舌尖便成了无限美好。 任何的美食都出自每一位匠人的用心制作,哪怕是一碗小小的粉,从米粉到汤包,都是当地工匠的杰作。一个美食,可以代表一个地域。 故乡的味道——青团 鄞州蓝青小学502班 吴昊宸(证号2204711) 指导老师 童优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又可以吃到美味的青团了。 青团圆圆的,青绿色的,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黄豆粉。用两只手指捏起来,刚拿到嘴边,淡淡的艾草香就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芝麻馅随之迸溅而出,唇齿间满是芝麻的香甜。我吃得停不下来。 不同的地区,青团有着不同的叫法。在我家就有三种叫法,外公外婆管它叫“青麻糍”,爷爷奶奶叫它“清明饼”,爸爸则唤它“青团”。 青团一般产自江南一带。“鱼米之乡”的江南,糯稻品种丰富,产量特别的高。青团的“灵魂”——艾草,也在清明前后十分茂盛。将艾草洗净,烫熟,打成糊,与糯米粉和成团,就成了青团的面饼。 吃青团的习俗源远流长,早在明清两代就已盛行。随着时代的演变,青团馅的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芝麻馅、豆沙馅,还有肉松馅和蛋黄馅。 不同于其他四季都能吃到的小吃,青团是一个季节性食品。只有在清明前后,才能吃到最新鲜、最纯正的青团。 “碧玉团圆满屉香,素舂柔艾捣砧忙。”青团,是故乡的味道,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线。 麻辣小龙虾 宁海县金阳小学502班 潘思瑜(证号2212723) 指导老师 冯远群 “啊!小龙虾越狱了!” 夏季正是小龙虾最肥美的季节,我把小龙虾们领回了家,戴上手套,亮出刷子,蘸蘸清水,来回搓洗。擦干晾出时,它们像是看到了自由的曙光,争先恐后地往外爬,其中一只小龙虾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越狱成功,却被我迅速地按住了头部,拿下!经历了重重难关,这群小龙虾最终臣服于我的手下。 冷水下锅,水漫过虾身,盖上锅盖,待小龙虾青灰色的铠甲披上层层晚霞,就出锅沥干。 往锅中倒油,放入姜和蒜一起爆香,一阵“噼哩啪啦”声过后,把龙虾放入锅中,不停地翻炒,加入灵魂“麻辣龙虾调料包”,再倒入两瓶啤酒,香味就像施了魔法弥漫在我的周围,从鼻腔钻到了味蕾,我口中的唾液也多了起来。15分钟左右,我关掉火,撒上葱花,将小龙虾盛了出来,大功告成了。 我带上手套,剥壳、去虾线,沾一沾醋,塞进口中,香辣味在口中迸开,我忍不住又拿起了第二只…… 莲子 鄞州区华泰小学东校区406班 郑皓予(证号2206902) 指导老师 周春芳 爸爸来自金华的一个小镇,叫柳城。小镇四周都是柳树,因此得名。这个小镇有很多特产,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莲子了。 这里莲子最大特点是颗大粒圆、饱满肉厚。每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奶奶都会拿出当季最新鲜的莲子。只见奶奶双手从袋子里捧出白白胖胖的莲子,冲洗干净,再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先开大火,当高压锅发出"哧哧"的声音时,就立即转成文火,炖大约四十五分钟左右,一阵阵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经过漫长的等待,我迫不及待地叫奶奶给我盛一碗。莲子汤被冰糖染得微微发黄,但仍清澈见底。我舀了一勾放进嘴里,莲子入口即化,留下了满嘴淡淡的清香。那一阵阵粉粉糯糯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 当然莲子除了炖,还有很多做法,如果来我的家乡作客,一定要品尝最新鲜的莲子羹! 煨年糕 鄞州蓝青小学503班 周恬瑶(证号2204761) 指导老师 张品雪 记得去年的冬天比以往都要冷,所以正月初二一到外婆家,我和妈妈就坐在土灶边烤火。就在这时,妈妈突发奇想,她笑着对我说:“我们煨年糕怎么样?”我又疑惑又激动,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煨年糕是怎么做的,也不知道煨年糕的味道如何。 妈妈从外婆家的小仓库里拿了一根水淋淋的年糕,接着妈妈把年糕切成了薄片。然后,我把切好的年糕片放在了土灶的炭火上,关上土灶的小铁门。妈妈对我说:“煨几分钟就够了!”不一会儿,妈妈又让我把年糕片翻个身,以防焦了,我拿起身边的火夹,按照妈妈的引导,给每片年糕翻了身。土灶里飘出来的年糕香,馋得我直咽口水。 终于,香喷喷的年糕熟了。米白色的年糕片,在土灶里膨胀成了年糕块。年糕两面都鼓鼓的,好似马上要破裂似的。妈妈敲了敲年糕上的炭灰,递给了我一块。我把煨年糕放进嘴里,有一点点烫,也有一点点甘甜。表皮又香又脆,里面又软又糯,一会儿工夫,我和妈妈把一盆煨年糕片都吃光了。 妈妈告诉我,她们小时候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时,就顺便煨年糕、番薯,这些东西吃起来可香了。我想,这就是妈妈童年的味道和回忆之一吧!这次煨年糕的经历,或许也将成为我的童年记忆,待我日后翻阅。 花开富贵 宁海县金阳小学502班 杨茹涵(证号2212716) 指导老师 冯远群 在谷雨时节,种下了黄瓜苗;在小满时节,小黄花下面已经长出了拇指大小的黄瓜。我决定用外婆家种的黄瓜来做一道凉拌菜——花开富贵。 做“花开富贵”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黄瓜、西红柿和白砂糖。 我先拿出两根绿油油的黄瓜和两个红色的西红柿,把它们身上的脏东西通通洗去,再削去黄瓜身上的旧绿色外衣,换上了一件又新又漂亮的淡绿色衣服。 洗好后就要切黄瓜和西红柿了。只见外婆拿出菜板,把黄瓜和西红柿放在上面,在黄瓜的一端斜切了下去,随后又连切了两片。很快,一小段切好的黄瓜就整齐地排好了。然后就要切西红柿了,外婆先把它的“小帽子”拿下来,再快速地切。到我切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切起黄瓜和西红柿,不一会儿就切好了。 接着就要摆盘了,我拿来一个盘子,将切好的黄瓜和西红柿依次放进去,摆出一个有层次的开花的形状。最后我来了一个“仙女散糖”,把糖撒在了凉拌黄瓜西红柿上,并给它取名叫“花开富贵”。 我吃了一口自己做的“花开富贵”,糖的甜,黄瓜和西红柿的爽口,都十分诱人。 一市讨馏吃 海亮宁海公学401班 郑吉家(证号2212425) 指导老师 杨象娟 正月到了,一市吃馏节也到了。我们一家人开车到一市,便开始挨家挨户讨馏吃。 村口的牌楼下,有村民在烧馏,我老远就闻到了浓浓的馏香。爸爸端上他的“聚宝盆”坛子,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向已经烧好馏的大婶婶说着吉利话,大婶婶乐呵呵地为我们盛满了馏。我们美滋滋地尝了第一碗馏,舌尖留香,心中留甜。 走进村子里,我们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现场直播”做馏过程。老婆婆先把几勺番薯粉倒进烧开了水的锅里,然后,在倒满番薯粉的锅中按序撒上各种馅料。馅料很丰富,冬笋、肉丁、香干、腰果、牡蛎肉、蛏子肉……凡是能叫得出名儿来的馅料,锅里几乎都有。放好馅料,老婆婆双手紧握大勺子,用力搅拌,直到所有的馅料完全融合在一起,熟透为止。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馏就进入我的嘴,滑进了我的喉咙。 一市讨馏吃,吃的是美味馏,品的是幸福年。 组稿老师 胡静娜 陈瑾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