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准的力量

2021年12月3日,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图为2022年5月24日,老挝中老铁路万象站,乘务员在“澜沧号”动车组外准备迎接乘客。 新华社发

    “中国速度”频频冲上热搜,这次火的是中国高铁。

    从上一辈“哐哧哐哧”的绿皮记忆,到人人向往的动车降临,再到让世界眼前一亮的高铁,中国列车出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突破4万公里,占到全球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近年来,国铁集团着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国高铁正从打造国家名片迈向引领国际标准。

    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国际铁路联盟发布实施由中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标准和《高速铁路设计供电》标准,这两项标准均是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这一次,中国列车成了“领头车”。

    那么,什么是标准?为什么成为国际铁路标准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关注呢?

    

    主讲人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裴爱民(教师)

    虞鲭(学生)

    

    什么是标准?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它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就在身边。

    举个例子,小时候,大多数人都从父母口中听到过“别人家的孩子”,那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人生中第一次深有感触的“标准”。

    说起标准,追根溯源,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早有对大禹治水的描述:“……左准绳,右规矩……”大禹在治洪水中用到的所谓“准绳”“规矩”,便是器物制造、工程测量的“标准”,即为社会普世的共识。不仅是做工程的理科生们,文科写诗照样也得有标准。唐代大诗人杜甫《赠郑十八贲》诗中有言曰:“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东晋文学家孙绰在《丞相王导碑》中一言指出:“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唐代韩愈则在《伯夷颂》中写道:“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

    到了今天,学生时代的标准最直观。做一张试卷,数学的试题都有配套标准答案,即使是偏离一个小数点也很抱歉。到语文就不同了,除了非黑即白的文字和选项,大把答案以“参考”为名,所以总有人会发出疑问:“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凭什么我的理解就拿不到满分?”那么,语文难道就没有标准了吗?当然还是有的,相较于直接给出数据的理科,文科的标准往往是“逻辑鲜明、言之有物、表达流畅……”你也一定听说过拿到语文高分的隐性标准:字迹端正清晰绝不能丢卷面分、阅读题看分值寻找给分点踩点答题、作文就算“草包肚”也得有“龙头凤尾”……这些,九年义务制教育出身的学生们如数家珍。

    从古至今,做人做事皆有标准,显性隐性皆是标准。做人应依此而为,事物发展亦循此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正是“标准”二字。

    为何标准这么重要?

    我们为何离不开标准?拿军训做个例子。

    在我的生活体验里,初中的军训还不是特别严格,夏天盖个小毯,早上大概一叠看着整齐就过去了。到了高中,军训第一天就统一了军绿色被子,那时的我纳闷,这被子面料硬挺,哪有盖自己的舒适?可就是这样的被子,折出的“豆腐块”才棱角分明,没过几天,大家都适应了早起开始叠“豆腐块”,这就是军训内务的标准。练正步走,我正处在左手边比我矮,右手边比我高的中间地带,第一次我向左看齐,班长一声哨响说从我开始太慢了,第二次我向右看齐,班长又一声哨响说从我开始太快了,我委屈没错啊,第三次班长规定所有人统一向左看齐,抬脚高度25厘米,我们终于从“长蛇”变成了一条直线。这就是军训正步走训练的标准。正是因为在制定了标准的前提下,在集体中没有了一味低头只按自己速度走的排头、没有了一个像我一样以个人想法左右看齐的士兵,才出现中国阅兵时壮观的各大方阵,才出现屡屡在各大短视频软件上高人气走红的《中国方阵“最燃瞬间”》。

    有了统一的标准,才好办事,才能办好事,小小的正步走是这样,管理一个班级、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市场上,对产品的标准就相当于对人的法律,强制性的要求让流通产品的质量有所保障。并不是所有人都满足于强制性标准,如格力空调CEO董明珠放话:格力标准,永远高于国家标准!企业要想成为领跑者,只有不断创新,提出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这就让标准奠定其技术支撑的重要地位,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到全球技术规则话语权的领域,标准就是他们的“通行证”。某种程度而言,标准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标准化建设也是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国力之争主要是市场之争,市场之争主要是企业之争,企业之争主要是技术之争,技术之争最终归结于标准之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如是说。

    无论是从其本身性质、作用,还是从全球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上看,标准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做标准的“铁杆儿”执行者,力量是无穷的。

    标准会不会有变化?

    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也随之不断更新。今天,标准的执行者通过努力,也可能转变为标准的制定者。

    从战国的“楚王好细腰”到唐朝的“以胖为美”,再到现如今追求匀称苗条,连身材的标准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小到吃穿住行,大到经济发展,没有一项事物不在变化的道路上。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国际铁路联盟发布由中国主持制定的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

    当然,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比如前两年轰轰烈烈的5G标准之争,燃起了一场“世界大战”,华为对5G技术的率先研发和提前布局让中国在主导标准制定上占得先机,自然遭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打压,但华为在5G“标准必要专利”提交者中位列第一,占比达20%,就算被排挤出标准制定者的席位,只要使用5G的企业照样还得为标准中的华为专利买单。基于此,美国商务部也不得不后退一步,允许美国企业和华为合作制定5G标准,这让我们看到掌握核心技术,就掌握了标准制定的主动权。

    小时候,“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是个贬义词,于是我们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慢慢的“中国制造”开始倍受信赖,“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现在的“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型,从“跟跑”到“领跑”,我们踏上了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征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