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祝晨宇(左)获得金牌后,与指导老师合影。 |
 |
实验中的祝晨宇。 |
高三伊始,在生物国赛中拿下金牌的效实中学祝晨宇,破格获得入围清北强基计划的资格。高考后,他如愿通过强基计划,被北京大学录取,就读生命科学专业。 竞赛与北大,成了祝晨宇身上的两大光环。因为竞赛,他抵达更高的平台,但细聊之下可以发现,也因为竞赛,他的高中三年变得“与众不同”,充满挑战。本期,让我们走近这名竞赛生的世界。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林书伊 一张兴趣小组报名单 带他走过特别的高中三年 高一入学没多久,面对学校五大学科竞赛兴趣小组的报名单,对未来满怀豪情的祝晨宇,填报生物兴趣小组。“相比其他学科,我对生物更感兴趣。” 因为这张报名单,三年高中生活,祝晨宇经历了一次次的考核和选拔,感受过高光时刻,也体悟过追赶的痛苦。 高一参赛,祝晨宇就获得省生物联赛一等奖的成绩。因此,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冲进国赛。为此,他按照教练制定的学习规划不停调整节奏。高二时,PK掉绝大多数参赛者,进入省队。浙江在高中五大联赛中的水平非常高,能够进入省队的同学,都是各个学科佼佼者。 为参加之后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从2021年4月开始,祝晨宇用5个月时间,停课专心备赛。备赛期间,他每天辗转于图书馆、竞赛教室、实验室等地方。在很多学生看来,从早到晚围绕一门学科不停地学习,多少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不过在祝晨宇的回忆中,那一段时间因专注于一件事情,其实还是带有一种单纯的幸福感。 为了夯实理论知识,除了听老师讲课外,他还选购各类大学阶段的生物教材进行自学。“大学课本都要看好几遍,看完以后就把书里所讲的主体知识和细节都摘出来琢磨。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就再把书翻开从头到尾看一遍,直到把知识‘吃’透。”祝晨宇说。 在竞赛教练周珊珊老师看来,祝晨宇是一个基础知识扎实、逻辑严谨、抗压能力强的学生。从进入校生物竞赛队后,就对生物竞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较高的天赋。放假时,他还会拍下各种植物照片,问教练各种植物问题。在后期培训中,周老师发现祝晨宇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很好。 天赋加专注加努力,让祝晨宇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收获金牌,获得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但能不能真正进入这两所高等学府,平时学习以及高考成绩都很重要。 感受过山顶的风景 也体会过低谷的迷茫 获得入围资格后,并不意味着一路坦途抵达目标。回校后的祝晨宇,没有享受太久开心的心情,因为他很快感受到学习压力。 “最难的是数学,放了一个学期以后重新打开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感觉很多都不会了,做着做着就很头痛,只好放一下,再继续。那个时候,数学总分150分,测试时只能拿八九十分。”幸好他的生物、化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很好,经过三个多月的复习,在高考首考中发挥稳定,拿到98、95和133的成绩。于是,祝晨宇果断放掉这三门科目,最后一个学期,集中精力攻克语文、数学和物理。 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对祝晨宇来说,是恶补的大半年。尤其是数学,先是一类一类分类过,遇到问题,要么查资料,要么请教同学,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找老师。等分类别的全部过一遍,时间已经到5月份了,然后是刷综合类试卷,哪里遇到问题,再去翻以前的复习资料,一个个查漏补缺。 有时候压力真的大了,祝晨宇会选择暂时放空,在学校里随意走走,等心情平静了再去挑战。随着数学成绩慢慢稳定提升,心情才渐渐好转。 说起自己的学习方法,祝晨宇认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做错的题,要自己去翻书找原因,巩固相关知识点,避免再次犯错。同时,要学会自己梳理知识点,学会提取教材里的关键内容。 当回头看的时候 才发现离起点已经很远了 2022年1月1日,效实中学的官微推出一期“效实之星”风采展(东部校区),一共7位获奖者中,祝晨宇是其中之一。 因获得“效实之星”,祝晨宇写了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从中可以品出一些他的思绪: 过去的一年里,我的生活大都围绕着“竞赛”二字,“竞赛”似乎已成为我的光环。我想展示光环之下的其他闪光点,却遗憾地发现,尚需努力处实在太多—— 想夸耀自己的成绩,但奖学金、三好生我一个没拿,倒是缺考次数值得一谈。找出的有些能夸耀的成绩大多都集中在高一,大抵都是一些单科班级第一,兴许部分在年级里也能排得上号。虽然可能总体比不过不少人,但是也总有可圈可点之处。这样的成绩不但是过去学习能力的证明,也是我超越自我的目标。 想说自己爱好广泛,但各种爱好都常因空闲时间的减少而被搁置。我曾是校合唱团团员,曾经随团参加省里的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艺术团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令人欣喜的——也许自己并不具有那么高的能力,但是众人一心总能呈现出优秀的作品。合唱团排练中不但有老师的指导,也有同学们的互助,我也在其中受益良多。在此外我还有不少如气象等的小众爱好,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 竞赛之余与外校巨佬的交流对我有不少的启发。正如芝诺所说,知识的圆越大,其圆四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我越往前走,脚下的路就越艰险模糊。但是已经过了放弃之时了,便只能前进。效实之星的称号,起初也许只是被我远远望着的存在,但当我如此一路走来,竟也慢慢近了。最终我得以叩响它的大门。 我一步步走下去,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终究已经是离起点很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