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能训练小分队(部分同学)。受访者供图 |
高考前一起训练,高考志愿都是警校,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在群里随时分享信息,共同憧憬大学生活……他们是鄞州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人数有十多个,最多时达到近二十人,为着考警校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结下比一般同学更深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警察学院今年在宁波地区招收女生总计17人,其中4人出自鄞州中学。近日,记者采访训练小队中的几名同学,看看她们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警校梦的。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实习生 王艺璇 考警校路上,他们组成一支小队 “从3月下旬开始自发组队进行体能训练,到5月下旬体能测试,我们在一起整整训练了2个月,可以说提前结下了战友情。”因为综合素质突出,董家乐被同学们推举为“队长”,承担一部分训练的组织工作。 “我们这支训练小分队中比较固定的有近10人,还有一些同学不是很固定,人数最多的时候有20人。”董家乐说。 要想考警校,不仅文化成绩要好,体育成绩也很重要。记者看了浙江警察学院的综合分计算方式,高考文化成绩占7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体能测试成绩占15%。体能测试,考的是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短跑(50米)和立定跳远三项,其他则是体检方面对身体本身的各项要求。 最后,董家乐因为高考成绩达到667分,报考中国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其余多数同学都收到了浙江警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此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同学中,郑涵文报考的是侦查专业,陈泓博报考的是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童竹斌报考的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张璟仪报考的也是涉外警务专业。 “感觉今年我们学校报考警校的人挺多的,我们班上就有4人,除了副班长董家乐,还有班长童竹斌,我和另一名女生陈泓博。”郑涵文告诉记者,她是训练小分队里面体育成绩相对薄弱的,所以在高考出分的那一刻,内心颇为紧张,当看到657的分数时,总算放下了心。“这是我高中三年考得最好的分数。”说起最后的结果,郑涵文颇为开心。 有意思的是,董家乐也说自己的高考成绩是高中三年里最好的一次。那两个月的训练,他们把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和其他同学用来刷题的自习课、晚自习前的时间都用上了,但最后他们发现这并没有影响自己的高考文化成绩。虽然少了一些复习的时间,但运动带来的压力释放和精神状态的提升,使得他们在最后阶段的学习效率比以往更好。 “训练的时候真的很累,但我们会相互打气加油,出一身汗以后洗个澡再去学习,会感觉自己的整个状态都好了。”郑涵文说。 为何会不约而同 报考警校? 为什么会不约而同报考警校?每一个同学的选择背后都有个人的原因,但也有一些相似的因素。 “我父亲曾经当过刑警,也对我讲过工作时的一些故事,我觉得很酷,这让我对当一名警察产生了好奇,也为此查过一些资料,最终下定了决心。”张璟仪说。 同样受父亲影响的,还有陈泓博。因为父亲是一名警务工作者,从小耳濡目染下,坚定了她高考志愿填报的决心。 “我是高一时候有这方面想法的,多少有受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吧,觉得警察很帅。”在董家乐看过的作品中,他比较喜欢雷米的《心理罪》系列,那是被不少人推荐过的优秀犯罪推理小说。 体育成绩比较突出的童竹斌,直言自己的志向多少受了同班同学董家乐的影响,再加上警校的综合成绩中,体育占比15%,他觉得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于是加入训练小分队,而在一天天的训练中,他的志向变得更加坚定。 曾经想过当老师的郑涵文也是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后,加入训练队伍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她也更加坚定了报考警校的目标。“大概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了,感情也就深厚了吧。”郑涵文笑着说,一起训练的时光,是高中三年里最难忘的时光,也让她对警校有了更多憧憬。 就业则是他们共同考虑的因素,对未来比较稳定的预期至少是他们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之一。 采访的最后,几位同学一致表示要感谢自愿为他们提供训练指导的学校体育老师戎尉,因为有了戎老师专业的指导,让他们的训练更有成效。“戎老师因此增加了很多工作时间,当我们遇到瓶颈的时候,他还耐心地开导我们。” 这几天,董家乐还接到新高三学弟学妹关于报考警校和训练方面的咨询,他也推荐学弟学妹向戎老师多多请教。“我感觉我们下一届同学报考警校的也不会少,如果这也是一种传承,那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