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老师们慢慢进入工作状态,作为班主任,我想聊聊一个头疼的话题,那就是新班班委会组建和老班班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它是对班级管理的智慧和才能的考量。 首先,换届不能简单等同于“换人”。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受此传统观念影响,有些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重视学习,但到入学后班级配备班干、或班干换届的时候,也不免流露出更想孩子弄个“一官半职”的倾向,觉得自己有面子。于是,托亲访友,找关系,走后门。此时,班主任,就不能顾于情面,要顶住压力,杜绝开后门。 要向他们说清楚:班干换届,就是选班级“当家人”。那就要尊重学生和授课教师意见,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人品德、知识、能力、性格等诸多因素,推荐出候选人。然后,通过差额选举办法产生新一届班委会成员。一般来说,选出的班干德才兼备,他们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相反,是动用关系上位的,会招来一些人的质疑、抵触和嘲弄。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对班主任的声誉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详细说明后,会为大部分家长所接受与支持。 其次,新旧交替,“扶上马,送一程”。 有一句歇后语:“戴着乌纱弹棉花—— 有弓(功)之臣。”不用讳言,有的当上了班干,就淡忘了在就职演说时的承诺,忘记了初心,辜负了众望,误把平台当作自己的本事。表现出诸如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以权谋私等不良倾向。作为班主任就要及时敏锐觉察,及时加以引导和矫治。适时提醒他们要心存敬畏、保持谦卑,要有公仆意识,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理性去面对权利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相反的,也有一些人,落选后,觉得脸面扫地,诚惶诚恐,继而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的情绪,影响着人际关系。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不愿也不善与人打交道,想他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都困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此时,需要班主任平时就要留意了解他所思所想、所好所恶,主动找他促膝谈心,帮其梳理、排解心理冲突,注入正能量,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让他早日走出迷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班干换届,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件大事,里面藏有许多学问。班主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探究,在换届过程中做好引导、管控、协调、监督等工作,才能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孙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