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宇轩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
“世界的精彩往往蕴藏在未知之中,正等待着每一位勇敢的探索者,而清华,正是我‘听从内心,无问西东’的勇气来源。”昨天,在刚刚结束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上,镇海中学毕业的吕宇轩以新生代表身份作了发言:“青春就是要不留遗憾,拥抱无限可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的言辞里都是对梦想的执著与对未来的展望。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见习记者 林桦 理科强势却要和别人拼历史 “他的学习计划可以精确到分钟” 吕宇轩今年毕业于镇海中学,是班主任华利平口中“没有短板”的学生:作为校学生会副主席,组织学校大型活动游刃有余;作为班长,他能够管理好班级秩序,为同学所信服;作为学生,他有明确的目标和超强的执行力,虽然高考选择物化生三科,却能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文史类专业。 “因为他理科比较好,所以自然就选择物化生三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华利平说起吕宇轩,至今都很惊叹他的韧性,“想报名清华强基计划的哲学专业,就相当于理科生要跟文科生拼历史,同时自己的理科成绩还不能落下。” 华利平说,吕宇轩学习的计划性非常强,甚至可以精确到分钟,这个时间段该学什么,那个时间段该刷什么题,全在计划中。每次体活课,他总能从题海中抽出身去跑跑步,懂得劳逸结合。 在得知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吕宇轩每天按时回到学校,预习大学科目。“这样的学生实在太难得了。”华利平忍不住感慨。 高考失利后仍不放弃 “青春就是要不留遗憾” 对吕宇轩而言,“理转文”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必然的注定。 “其实我高一高二时一直忙于学生会事务,成绩只能算是中上游水平。而在我接触到朴素的处世哲学,并践行‘行动倒逼习惯,习惯养成性格’这句话后,我的成绩突飞猛进。” 吕宇轩说,学哲学是他的兴趣所在,虽然意味着从零开始,要在未知中重新寻找方向,但往往世界的精彩恰恰就蕴藏在未知之中。 高三期间,吕宇轩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全校二十多名,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高考竟然会出“幺蛾子”。 “我的高考成绩是历次模拟考中最差的一次,不管是爸妈还是我自己,都觉得我无缘清华。”吕宇轩说,青春就是要不留遗憾,我不想放弃哪怕一丝丝的机会。 于是,不同于别人高考后就去狂欢撒野,吕宇轩在高考结束后仍然不间断地去镇海中学自习,准备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考试。而在顺利“上岸”清华大学后,他还是舍不得镇海中学浓厚的学习氛围,继续在学校自学哲学课程,为以后打基础。 问及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吕宇轩沉思片刻后,带着笑意说:“因为我最喜欢也最向往的,就是在逆境中昂扬向上的样子,所以困难只是一个背景板,我只记得我自己是如何用奋斗和拼搏走出困境的。” “我觉得我是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人。”吕宇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自己还是个学生,但他已经有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感悟。 回过头看现在的高中生们,他们可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安和焦虑。有对成绩过度敏感的,有对未来迷茫的,也有对疫情比较悲观的。吕宇轩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目前所领悟的哲学思想,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更为顺畅。 “每一个星辰大海的梦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吕宇轩说,自建校以来,无数清华人心怀家国,有吟唱七子之歌的闻一多,有扎根西北大漠的邓稼先,还有许许多多的清华学子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我也会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青春熔铸到伟大事业之中,与时代共舞、与国家同行。”吕宇轩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