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宝藏幼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惠利幼儿园教师毛怡

​从“哥哥”老师
到“爸爸”老师

“我不在意荣誉和掌声,在意的是每次课后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

毛怡指导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 受访者供图

    1999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毛怡“误打误撞”进入幼教行业,到李惠利幼儿园任职。

    在此之前,他是慈溪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从口中的同学们到小朋友们,从命令式口吻到平等交谈式语言,从高高在上到蹲下身子,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改变,毛怡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感谢那些曾经无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得益于他们的帮助和指点,我很快能和孩子们融成一片,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哥哥老师’。”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在融入幼教这个大家庭后,毛怡把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幼教理论相融合,教学能力开始突飞猛进。

    毛怡告诉记者:“那时候幼儿体育教学的专业书籍比较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教学活动设计好以后要一遍遍试教,一遍遍修改,直至教学活动趋于完善才采用。”2001年,毛怡设计的活动《寻宝历险记》获得了宁波市体育教学活动一等奖。

    随着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毛怡不断地向外展示观摩课、公开课,获得了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幼教同行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毛老师”。

    怎样的体育教学才是精品课?毛怡认为,体育教学不仅仅要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意志坚强;还要让孩子们学会危险中保护自己,危急时伸出援手。带着这样的思考,毛怡设计了《前滚翻》《请让我们来帮你》等一系列以自我保护为主旨的体育活动课,被市教育学院评为精品课。

    生活中,毛怡还是个热心肠的人。多年来他带过很多徒弟,成了区男幼师联盟的“兄弟师傅”。为了提升全区男幼师的体育教学能力,他选择用区级课题《幼儿园联动式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来践行。相关论文《聚点连线织网——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进男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也获得了区一等奖。

    从“哥哥”老师到“爸爸”老师,毛怡一直在追求、在探索,探索怎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更多。“我不在意荣誉和掌声,在意的是每次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目光和牢牢记得‘爸爸老师’的课是哪一天。”毛怡如是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