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高新区管委会财政局局长许可。 受访者供图 |
【 编者按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教育,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行业,为喜迎即将到来的第38个教师节,本报将报道展示一批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绿叶”,他(她)们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甘为红花当绿叶,为宁波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却同样心系教育,多年为教育默默奉献,只为孩子们有更好的上学环境。近日,106名2022年浙江省“绿叶奖”人选公示,宁波12人在列。今天,来看看宁波高新区管委会财政局局长许可在保障教育投入方面所做的事情。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徐徐 担任高新区财政局局长以来,许可从本职工作出发,从高新区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尽心尽力为高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2019-2021年,高新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8.05亿元,教育基建项目财政资金4.85亿元,先后建成朱一幼儿园二期、贵驷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梅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 教育投入重点面向两个方向 2019年-2021年,高新区教育财政拨款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实际增幅分别为13.6%、4.2%、12.1%。在2019和2020年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为负的情况下,这样的教育保障力度颇为给力。 那么,作为一名区财政局长,有没有遇到过在教育拨款上非常为难的情况?遇到了怎么处理? 对此,许可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显,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拨款上非常为难的情况确实会有,此时,财政局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经费分配的科学性,确保教育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钱要花在刀刃上”。许可表示,高新区财政局教育投入在把握政策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导向上,这几年重点面向两个领域。一是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高新区始终坚持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资金优先拨付、教育需求优先满足的原则,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和师训经费逐年增加。二是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2016-2022年,高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教学质量优异、硬件设施完善的学校、幼儿园,共计15所。目前高新区学位增长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多样化发展和教育品质得到提升。 关于教育投入的三个建议 强有力的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性保障,高新区以科研和人才为特色,教育投入对民生实事及引才留才有重要支撑作用。在教育经费的保障方面,许可有三个建议: 一是坚持财政性教育投入的主体地位,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更高的比例和更明确的目标实现机制,约束和激励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教育投入。 二是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对于社会资金在教育领域的配置,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特定类型教育的特定领域和环节,形成多元化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补充格局。 三是系统推进教育经费的结构性优化。侧重对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软实力提升加大投入,整体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重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相关教育领域加大投入。 许可说,下一步他将以“绿叶奖”为激励,坚决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绩效,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