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6日,在重庆北碚区歇马街道,“摩托大军”志愿者运送物资和人员上山。新华社发 |
重庆,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直辖市。2022年夏天,它注定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永恒记忆。持续的极端高温、让电于民的限电、形势严峻的旱情、复杂多变的疫情,特别是8月9日以来,重庆市北碚、巴南、大足、长寿、江津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让全国人民为之揪心。至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共同努力,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全面转入清理看守阶段,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山火事件让全世界再一次见证中国力量,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重庆这座城市,以及坚毅顽强、耿直豪爽的重庆人民。 主讲人 宁波市五乡中学 陈欢夸 重庆森林,最近为何这么“火”?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南边缘,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和经济中心,有着“山城”的别称。在大多数人眼中,她是洪崖洞、磁器口,轻轨穿楼的“8D魔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重庆也是一座森林覆盖率达54.5%的城市,跻身全国前十名,部分区域高达70%。 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必然带来较高的森林火险隐患。森林火灾的起因无外乎两种,人为火和自然火。人为火可能是祭祀烧纸、燃烧秸秆、林区吸烟、烧野蜂窝、高压线负荷重等引发的起火现象;自然火则是指在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下发生的火灾,主要起因包括雷击、滚石火花、聚光作用和泥炭自燃等。就8月重庆的这场森林大火而言,主要是由于连日高温干旱引发的自然火。截至8月23日,重庆连晴高温持续26天,森林草原红色预警信号已持续18天,林下可燃物含水率极低,遇上火星或者局部热量聚集过高,极易引发自燃,进而蔓延形成森林火灾。而且这场大火的起火点均位于山势陡峭处,加上风大、风向不定等不利形势,给扑灭火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森林大火为何要积极扑救?因为如不及时扑灭,将会产生六大危害:第一,烧毁林下资源,包括各种药用植物、经济植物及食用菌类;第二,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第三,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水土流失、下游水质污染;第四,加剧局部气温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如重庆市北碚区,火灾期间气温一度达到45℃;第五,威胁林内电力、油气管道等设施的安全;第六,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比重庆森林更“火”的,是救援大军 自森林大火发生以来,重庆市累计派出2万多人参与灭火。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自发地提供救援物资,或者亲自冲上战场。 除了消防官兵这群“最可爱的人”外,逆行的摩托大军意外地走红网络,感动了无数国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摩托骑士”。 在森林大火最吃紧的那段时间,他们的人数有上千人之多,大部分为90后,甚至还有00后。他们顶着40多度的高温,一往无前投身火海,通过摩托车将50斤左右的灭火器材和各类后勤保障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灭火前线。山路崎岖,陡峭处达50℃;靠近山火现场,不仅尘土飞扬,而且高温和浓烟还会灼伤眼睛、刺激口鼻,但他们没有退却,他们用摩托轰鸣的无数次冲锋,发出了战胜火魔、拯救家园的呐喊。这群平时在许多人眼中看来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却在最关键的时刻,以他们最果敢的行动,在大灾大难面前雷霆出击,交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答卷。 在重庆的这次大考中,太多震撼的画面,在不停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破防。 “我是消防员”是朋友圈里逆火前行者最热血的话语。“那里本没有路,是无数志愿者的脚步;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我是党员”“我当过兵”“我参与过2008年抗震救灾”“我有重庆社保”……无数敢于挺身而出的重庆人,争先恐后报名做志愿者,许多次他们接到的回应是志愿者名额都满了。最终在山上灭火的子弟兵有1000多人,而志愿者高达两万多人。 在山林大火被破灭后,这座城市出现了默契的性别分工:让男人好好休息,女人们开始上场清理垃圾。一位95岁的老太太,无法到前方,她就深夜为消防员烧火煮饭,安顿他们在自己家里休息,还不停地抱歉:“没什么好饭。”岁月静好,是他们用凡人的身躯以不屈的意志筑起了“防火长城”。 支撑救援大军的是“火红”的中华民族精神 纵观重庆人文历史,战国时期巴蔓子将军刎颈存城的义行,就为这座城市留存下了忠勇诚信的基因。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它曾遭受日军长达五年半的轰炸,但这座城市举起的标语却是“愈炸愈强”。重庆人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以一己之力组织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血脉。这座城市,还有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岩精神”,还有过舍小家为国家,完成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国家行动”——这些都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红色底蕴,是踏平坎坷炼就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处置救援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来自洛杉矶。尊重这些英雄和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们的平民。在美国,当发生森林大火时,这种救援永远不会发生”。国外社交平台,有无数像这样的点赞。当然,重庆能够迅速、成功地扑灭这次森林大火,除了重庆人民骨子里的坚毅顽强外,还离不开其他兄弟省市的团结互助。甘肃、四川、云南三地派出1045人的森林消防总队,他们的专业、敬业和奉献、牺牲精神,成为战胜火情的定海神针。而像这样的“一方有难,八方驰援”“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现象了——1998年的长江抗洪,2008年的汶川救援,2020年的武汉抗疫……这是伟大领导造就的愈战愈勇的中华民族精神! 而当山火被扑灭后,我们又一次次地被这一些画面深深感动:无数重庆市民自发集结,用红旗、横幅和喧天的锣鼓目送完成使命、准备回家的消防队员,他们紧紧围住车辆,开始向消防战士各种喂投:有人送西瓜,有人送鸡蛋,有人送啤酒饮料,有人送火锅底料……这是山城人民的热情,也是人民群众对于平安和正义守护者的衷心拥护!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他们是党和军队最强大的支持和后援。怎能忘记“十送红军”的依依不舍,怎能忘记“半条棉被”中的血肉相连……这些都是党和人民深厚情谊的生动写照,没有什么挫折能拆散这份情谊,也没有什么敌人能打倒这份力量,未来的路不论多么艰难险阻,只要与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就能无往不胜。这是一往情深铸就血肉相连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场森林大火,让我们重新认识重庆。精神闪耀,心手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