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家有读书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一年级萌娃正确打开入学局面
这场直播的老师建议家长们:

刷口算不如讲原理、抄生字不如背儿歌

甬上师说录制现场。

    有人说,开学第一个月,决定孩子小学六年。如何让一年级“小豆包”正确打开入学局面,是成长生涯中一次至关重要的闯关。

    与其刷20以内加减口算,不如多讲讲背后的原理;与其抄写十遍生字,不如背背识字儿歌……9月13日晚上的《甬上师说·名师讲堂》直播间,邀请到浙江省特级教师、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叶建松和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邵爱珠,立足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分享小幼衔接的可行之法。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嘉宾

    叶建松

    浙江省特级教师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党总支书记、总校长

    邵爱珠

    正高级教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学院

    小学数学教研员

    主持人

    胡余芳

    高级教师

    宁波市骨干教师

    慈溪市文锦书院教导主任

    一年级孩子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

    “这次直播,我们说的是‘小幼衔接’而非‘幼小衔接’,虽然只是词序的简单转置,但这背后体现的是对儿童入学适应性教育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直播一开始,来自慈溪市文锦书院的教导主任胡余芳就点了题,“在现有的衔接举措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入学准备探索比较多,小学主动衔接的比较少;参观互访、整理书包等行为形式上的衔接较多,学科教学类的衔接较少。”而从今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来看,在加强学段衔接方面,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与教学都提出了专门的衔接要求。也就是说,小学必须要调整低年级的教学脚步,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积攒学习的持久动力。

    “一年级孩子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老师需要努力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学习内容或过程。”叶建松举例,比如学习“高”字,老师可以用编写儿歌的方式教给学生,“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既充满趣味性,也大大降低识记生字的难度,学生们很乐于接受。同时,老师们应当关注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用“你比我猜”、课间操等游戏的形式来展开,帮助孩子识记和巩固。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学科的小幼衔接上,我们老师要特别关注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心理,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叶建松说。

    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说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邵爱珠认为,小学可以向幼儿园借鉴,营造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课堂形式,通过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没有任何压力地宣泄内心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会把“成功”的希望从游戏拓展到学习中去,像手指游戏、猜数游戏、骰子游戏、扑克牌游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教学之外,叶建松特别提到老师需要格外关注学习评价的多元性:“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此时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需要改进,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具有指导性。比如,学生回答问题速度很快,下面的学生不清楚,教师可以说‘你讲得很有道理,要是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同学们会听得更清楚’,这些评价对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必要有效。”

    把小幼衔接的内容融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在余姚市东风小学,就有着很多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除了国家基础课程,我们还通过校本课程来开展衔接,比如‘晨诵、午读、暮省’课程等,在班级里开辟读书角,把铃声设置成孩子们诵读的古诗文,配上优美的古风音乐,让校园每一天都浸润在经典诵读声中。”叶建松说。

    家长在家里可以为孩子创设好的阅读环境

    “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走得更加从容。 ”直播最后,两位嘉宾还给新生家长不少建议。

    “就语文学科来讲,还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多陪伴。爱阅读能让孩子增长见识、积累足够多的词汇,为以后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基础。”叶建松建议,家长在家里也可以为孩子创设好的阅读环境,比如书架、书桌的设置,绘本故事的准备等,每天有半小时左右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多带孩子走进生活中的语文,认一认路牌、超市货架上标注的文字等,让孩子获得充分的成就感。也可以让孩子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回家来教一教爸爸妈妈,既增进亲子沟通,也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家长朋友要理性看待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不要过于紧张,过多地关注成绩;要重视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引导,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遇到问题和孩子及时沟通,也可以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协调沟通。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