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现错别字。 |
9月12日至18日是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帮助教师和幼儿树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更好地创设普通话交流氛围,奉化和象山众多学校都举行推普活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见习记者 林桦 通讯员 乌雯雯 何惠珍 旭运星 郑佳宁 说普通话,从基本功练起 “老师,早上好!”“对不起,没关系。”一声声稚嫩的声音在象山县林海幼儿园传来,小班的小朋友们通过说故事、朗诵儿歌、设置情景对话游戏等方式,开展“学习日常礼貌用语”活动。 老师把礼貌用语融入绘本故事中,让孩子们掌握生活中常用的“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情境对话的游戏中,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使幼儿学会大胆地用“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与人交流。这次活动中,小朋友们树立起说普通话的意识,初步养成文明使用普通话的好习惯。 奉化区尔仪小学绕口令大比拼吸引众多学生,每到课间,教室内时不时响起学生练习的声音,为在比拼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在赛前开展训练。“是舌头都打结的程度。”学生们笑称。“在家练得多了,我妈都能接下句!”小洁在练习绕口令时也向家人“推广”普通话。 此外,学生们还收集不少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查找出正确读法,在校园电台中播放,供全校师生“学习”。“蛋挞、鳗鱼、鲫鱼……”教师小周一边跟着电台练,一边笑说:“不注意的话,我们也容易说错。” 身临其境,穿上汉服诵读经典 象山县春晖幼儿园在“推普周”里除了鼓励孩子说普通话之外,还组织诵读诗词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获得国学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体会经典的乐趣。 “人之初、性本善……”经典诵读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孩子们穿着汉服,朗诵着《三字经》、《木兰诗》等经典作品,用朗诵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把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融入到一首首诗歌中。 通过诵读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汉字的博大精深。他们纷纷表示,汉语是最动听的语言,以后将用最规范的文字发音,说好、用好普通话。 “汉字有很多的变化,我最喜欢的是象形字,很容易记住!”大二班邬子墨小朋友说。 大三班孙绍宁小朋友则感叹于汉字的奇妙:“同一个字可能有好几个读音,一点一划都有它的意思,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就是完全不同的字了,汉字太神奇了!” 纠正错别字,师生开展“啄木鸟”行动 奉化尚田中心小学则按年段分别开展“跟我学讲普通话”“红色经典诗文诵”“校园规范字书法赛”等活动,努力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的推普两级跳。学生们还在生活区域内开展“啄木鸟”行动,寻找不规范用字、用词,强化身边人规范用字意识。 象山县西周镇下沈幼儿园的老师们也开展“啄木鸟”纠错行动,大家进行扎实自查,提升普通话水平。老师们查看幼儿园家园联系栏、幼儿作品栏、教案、笔记等有关文字的纠正行动,针对日常工作中不规范的用字和标点符号及时纠正。此外还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一起共读好书,交流阅读感受。老师们共同阅读《生长教育》,在贴近规范语言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增强文化的积淀。 “我们这个幼儿园地处农村,外来务工子女不少,他们的普通话可能相对较差。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教师更应当从自身做起,说得规范,写得正确,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发音就会更接近正确的表达。”园长宋丽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