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诗歌 游中国

忆江南

305班 姜子萱(证号2200938)

指导老师 余娜

204班 陈佳漪(证号2210453)

指导老师 张锦秋

204班 陈子衿(证号2210451)

指导老师 张锦秋

207班 朱宥翰(证号2210507)

指导老师 戴芳军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孩子们学习经典诗词,在诗词中感受壮美山河、家国情怀、豪情壮志……孩子们还在古诗词的感召下开展研学旅行,让诗词中的文字在自己的眼中、脚下,变得立体、鲜活。 

    指导老师 蓝海燕

    游黄鹤楼

    404班 张栩贤(证号2210793)

    指导老师 蓝海燕

    暑假,我跟着妈妈来到武汉市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名扬天下,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追寻,李白、杜甫、贾岛和苏东坡都为黄鹤楼写过美妙的诗句。

    黄鹤楼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建造完成,多次烧毁并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是1940年重建的。站在大门口,我看见两只黄铜铸造的仙鹤,一只抬头远望,一只低头思考。很多游人靠着仙鹤拍照。走进大厅,正面墙上镶嵌着一幅巨型图画。画中仙人骑鹤归去,仙人的头发和长须都是银白色的,长须和衣袖随风飘动。仙人横吹玉笛,白鹤腾空而飞。这幅画气势雄伟,让我好像走进了仙境。大厅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宋朝黄鹤楼模型。黄鹤楼在长江边上,因为一次大水被冲毁了,后来人们才把楼修在远一点的地方。

    黄鹤楼一共五层,每层都不一样。每一层的屋檐角上都挂着风铃,叮叮当当地响。游人很多,大家一边走,一边在走廊里看远处的风景。我望着远处的长江和原野,阳光灿烂,风光秀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游四明山

    301班 杨静好(证号2210546)

    指导老师 郑丹波

    我来到四明山风景区,觉得宁波最美的自然风光,就在这里。“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诗仙李白曾经在《早望海霞边》中这样赞赏过四明山的美,短短二十个字,便在眼前描绘出一幅壮美的景象,叫人心生向往。

    在景区内,我看到了号称“浙东第二瀑布”的白水冲瀑布长流不歇,由四十二条涧水汇集到白水山顶,一帘飞瀑从53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震地,十分壮观。白水冲瀑布历来为诗人所爱,元代诗人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余姚先贤王阳明更不惜笔墨,为其留下《四明观白水二首》,诗中所写“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形象生动地写出瀑布奇景。

    边赏美景边读古诗,诗中有景,景中有诗,这真是一次赏诗之旅。

    西湖赏荷

    301班 姜奕涵(证号2211315)

    指导老师 郑丹波

    夏天一到,荷花便开了。我和妈妈一起到西湖游玩,欣赏曲院风荷。

    古代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很多,我最熟悉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还没走近,远远就闻到了阵阵清香,循着这股清香我们来到湖边,一大片荷花映入我的眼帘。荷叶一朵挨着一朵,一团连着一团,仿佛校园门口刚放学的小朋友们。

    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全盛开了,像灿烂的笑脸,显得十分热情;有的才舒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则是花骨朵,像在和我们躲猫猫。荷花不仅姿态美丽,颜色更神奇。从淡绿到淡粉,从粉红再到紫红,连最杰出的画家都不能调出这么美丽的色彩。妈妈在一旁感慨道:“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我爱荷诗,更爱满池的荷花!

    游走马塘 

    201班 赵昱然(证号2210374)

    指导老师 徐静佩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读《江南》这首诗,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诗中所描写的荷塘美景。

    妈妈告诉我,宁波有一个千年古村,叫“走马塘”。据记载,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一进村口,诗中“莲叶荷田田”的画面就映入我的眼帘。荷叶挺立着,一片接一片地簇拥在一起。走近荷塘,我闻到淡淡的幽香。一阵微风吹过,荷叶随风摆动,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我低头一看,莲叶间有几条小鱼穿梭其中,好一幅“鱼戏莲叶间”的画面。我还惊喜地发现,有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好似在乘凉,非常悠闲。

    这真是一场有趣的寻诗之旅。

    游招宝山 

    304班 陆歆沐(证号2200935)

    指导老师 邱嵌嵌

    招宝山是镇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清代的诗人袁枚就写过《登招宝山望海》。趁着暑假,爸爸也打算带我去看看。

    刚下车,就看见鳌柱塔像一位巨人守护着招宝山。沿着山路拾级而上,郁郁葱葱的大树遮蔽了整片蓝天,让我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一丝凉意。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威远城。它是由坚硬的方石块砌成的,城门两边有两只威武的石狮子,夜以继日地守卫着这座城,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这屯兵平倭。穿过弯弯的城门,就看见了两排灰色的城墙,上面摆放着几尊大炮。虽然早已锈迹斑斑,不过它记载着抗击外敌的历史。

    终于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前面是大海,下面是甬江,真是“招宝山头坐,茫茫望大洋。波涛如起立,人世定洪荒。”如今和平年代,招宝山大桥像护卫军似的连接着江的两岸,江面上海鸟盘旋,各种船只鸣笛穿梭,看着眼前的一切,真像在欣赏一幅别样的现代山水画呢!

    东钱湖之旅 

    305班 郑雅宁(证号2210644)

    指导老师 余娜

    假期里,我们一家四口去了东钱湖游玩。一大早,大家沿着乡间小路慢慢地散步,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突然,一群白鹭在我的身后展翅飞起,我连忙喊着:“爸爸,快看,一行白鹭上青天啦!”

    之后我们租了自行车,沿着东钱湖骑行,开始时还是太阳高照,阳光洒在湖面上金光闪闪的;可没过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湖面上马上就一片朦胧了,这应该就是苏轼笔下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吧,大自然真是神奇。

    在转角的地方,我们又发现了一片新天地,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湖面,粉色的荷花就像仙子一样立在荷叶上,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妈妈笑着说:“学古诗还真有用啊!”

    我要跟着古诗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