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高教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宁波市双碳科技创新 论坛举行

    有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通过排放水就能实现零碳排放,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未来感”,其实这样的技术早就落地应用了。

    上周日,由宁波市科技局主办、宁波大学承办的2022年宁波市双碳科技创新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军事科学院杨裕生院士等12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宁波,分享双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活动现场还公布2022年度双碳科技揭榜挂帅十大项目及双碳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向公众充分展示双碳科技创新实践成果。前文提到的燃料电池系统正是本次公布的双碳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其产品曾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郑俊朋

    这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名叫“氢腾”,由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曾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及冬奥表彰大会等接驳任务的氢能大巴。据了解,该电池动力系统加氢仅需10分钟,单次充放续航超过600公里。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每辆氢能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年的吸收量。整个北京冬奥接驳任务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30吨。

    记者注意到,十大典型案例中也有宁波高校的智慧贡献。宁波光年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同承担了“寓建光伏”赋能乡村共富的项目。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寓建光伏”BIPV集成技术,替代传统高耗能烧结瓦,用光伏建筑材料铺设,并具有防水、抗风、发电的作用,助力实现零碳乡村。目前,该项目在海曙区龙观乡落地,装机容量4514.33kW,年发电量约450万度,年节约标煤1620吨、二氧化碳4486吨、二氧化硫135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另外,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一项超级电容器综合储能电源技术,在推动地铁节能减排方面卓有成效。整机寿命可至10年之久,平均故障修复时间5分钟,已在宁波、广州、上海等地铁站运行,具有高安全、高可靠特点,可实现容量优化、综合监控、集中供电、远程预警等,以及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再利用。

    除了发布2022年度双碳科技揭榜挂帅十大项目,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军事科学院杨裕生院士等12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步,宁波市将围绕双碳目标重大科技需求,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综合示范,加强项目、基地和人才协同,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高质量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