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学“取绰号”算不算校园欺凌、未经允许拿别人东西属于什么行为……生活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扎实推进第七届宁波市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建立健全我市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近日宁波市教育局联合本报推出“法润童心、守护成长”普法系列活动,启动“宁波市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征集工作。丰富的活动,等你来参加。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秦磊 活动一 “宁波市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征集活动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10月31日 作品内容: 参赛选手聚焦与中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法》等,从生活化视角出发,选中一个话题录制视频。视频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阐释观点的演讲,也可以是自创的Vlog、小品等。 作品要求: 作品避免法律法规的生硬堆砌,而是要在寓教于乐中普法讲法,画面清晰,声音清楚,观点清晰。不带角标、水印、LOGO,统一MP4格式,时长6分钟以内,坚持原创。视频作品需另附300字以内文字介绍,个人照片1—2张。 活动二 中小学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征集活动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10月31日 作品内容: 聚焦校园里常见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有法理性、创造性、感染性、教育性。以微剧的形式讲述案例故事,达到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目的。 作品要求: 作品类型可以是剧情类、纪实类等,拍摄时长6分钟内。作品内容需原创,画面等要求与活动一相同。视频作品需另附300字以内文字介绍,参演团队(个人)照片1-2张。 根据活动安排,两场活动都是在10月31日前结束第一阶段征集工作;11月起,经专家遴选过的作品将陆续在甬上APP开辟的专栏进行展示。其中,“宁波市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征集活动还将开启线上评选,优胜者有望登台表演,获评“小小普法员”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奖杯。 目前,参赛通道已正式开启,想了解具体参与方式可拨打宁波市教育局咨询电话89186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