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访施雨晨哥哥 |
 |
走进朱枫烈士纪念馆 |
 |
认真记录 |
“镇海中学的校园很美,就像公园一样,这里的建筑和树木看上去非常有历史感。不过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如何做到学习体育两不误的。”10月6日上午,“小记者大课堂”活动启动“走进名校”系列,第一站走进的是镇海中学。当天,20多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参观了校园,采访了哥哥姐姐们。 当天,正赶上镇海中学校运会,高三的徐一洋不是体育特长生,却破了400米、800米校运会纪录,三级跳远15.45米的刘磊和100米10.85秒的吕凤宁,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文/摄 参观校园: 这是一所 不一般的学校 小雨已经停止,天气非常不错。镇海中学团委书记方捷老师和几位志愿者哥哥,带着小记者们游起了校园。 在古色古香的校园里,小记者们参观了朱枫烈士纪念馆,知道了眼前的红色小楼是这位革命烈士青少年时期的旧居。走过泮池上的石桥,他们记住了鸦片战争时督办浙江军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曾在此投池殉难。大成殿一侧的墙上,是满满当当的奖牌,那是镇海中学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再往里走,红廊、柔石亭、梓荫山、古炮台、林则徐纪念堂、鲲池……一一呈现在小记者们的眼前。景观太多,大家边听方老师介绍,边在采访本上做着记录,时不时还问一问身边的大哥哥。有几位小朋友准备充分,带上了拍摄设备,直接将感兴趣的地方拍下来。 “镇海中学的校园里有很多遗址,这和我们的学校很不一样。”有小记者边走,边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着。 “来到梓荫山,三座大炮让人生畏。鸦片战争时遗留下的大炮,已有182年的历史,提醒同学们铭记过去……”鄞州区东南小学金达路校区402班的石遵涣小朋友回家后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采访校运会:认识不一样的哥哥姐姐 “加油!加油!”操场上,校运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参观过校园,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操场边,在这里,他们分组采访刚从比赛场上下来的哥哥姐姐,将自己心中想要知道的问题一个个抛向他们。 “你是如何做到学习体育两不误的?” “你一天要花多少时间来训练?” “你最擅长的学科是什么?” “你想考哪一所大学?” “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你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 面对爸爸妈妈嘴里的牛娃和学霸,小记者们的脑袋里有很多问号,这一回,他们终于有了现场提问的机会。于是,在一个个采访现场,上面这些问题被不断提出。 高一年级的施雨晨已经收获了200米冠军,在100米决赛前被小记者们围住,他告诉小朋友们,他把运动当成自己放松的一种方式,学习累了的时候就会去打球或者跑步,运动分泌的多巴胺能让人心情变好,于是又可以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400米和800米赛场上获得第一名的徐一洋,是一位高三学生,一下场就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他说体育是他的爱好,他已经坚持跑步四五年。在老师眼中,他则是一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一问一答中,徐一洋多次和小记者们分享一个观点:学习之余,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坚持下去,遇到困难就努力去克服。被问到最擅长什么学科时,徐一洋说是数学,他分享了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不一味追求难题,追求超前学习,而是学好自己该学的那一部分,然后往深了学,把它研究透彻,每一个问题举一反三,培养这样的思维很重要。无论是不是自己擅长的学科,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一段时间以后是不是有进步。 小记者们还采访了好几位体育特长生,得知他们的规划是今后成为体育老师。 鄞州区东湖小学503班的陈思齐和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307班的薄宇晴临时“组队”,寻找起了自己的采访目标,他们问大哥哥大姐姐运动会参加了什么项目,取得了什么名次,平时学习成绩怎么样,是如何考上镇海中学的……萌萌的小朋友也收获了哥哥姐姐们的好感,最后被“反采访”。有两位姐姐问他们是什么时候成为小记者的,出来采访有没有感到紧张。陈思齐回答:“第一次采访很紧张,后来参加了好几次活动以后,就还好了,现在正在学习如何提问。”在两位小朋友心目中,镇海中学的哥哥姐姐很厉害,被采访的姐姐则称赞他们也很厉害。 两个小时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各有各的收获。小记者方雨岑说:“真是一所不一般的学校,一群不一样的哥哥姐姐,我也要努力,希望长大有机会来这里学习。”海曙区宸卿小学的周宸宵说:“徐一洋哥哥说的,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不要畏惧困难,对我触动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