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思政教育可观可感可学可持续

镇海打造首批14个 “镇红苗”学校思政教育阵地

骆驼中心学校“雄鹰瞰胜”

中兴中学“臻善阁”

    进入10月,“镇红苗·八音壁”“镇红苗·臻善阁”先后在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和中兴中学揭牌。至此,镇海区首批打造的14个“镇红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已经全部建成。

    去年以来,镇海区深挖校园里的红色历史底蕴和遗迹资源,结合学校教育特色,探索建设了一批具有镇海特色的可观可感可学可持续的“镇红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阵地打造,让师生共同传承“红色根脉”,实现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讲,也在校园景观中讲,还在社会实践中讲,使“学思践悟”融为一体。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胡艳

    大思政特色

    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保存者张人亚,是该校的首届学生;“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曾于1926年至1927年在该校任教;《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张困斋烈士,是该校1929届校友……镇海中学厚重的红色基因,为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致力于将光荣的革命历史内化为校园精神财富,推进红色资源保护挖掘,一条近百米长的红廊,10位人物浮雕,再现着英烈们爱国奉献、无私无畏的伟大形象,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矩阵。

    “我们把学校里的红色基因集中在红廊里,把它作为一个党建基地。无论是前来参观的客人,还是本校的师生,都可以在红廊里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得天独厚的资源,让孩子们在建党‘大历史’面前不再只是听众,他们自己也可以成为讲述者。”

    14个“镇红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大思政教育为主题特色的共有5个,最有影响力的,是镇海中学的“英烈伴读党建红廊”,此外还有龙赛中学的学习广场、立人中学的薪火大道、实验小学的红领巾学院和崇正书院的中共镇海支部遗址。

    这个学期,崇正书院的同学们发现,校园里多了一处红色景观——中共镇海支部遗址纪念碑。同学们知道了,1929年9月,中共镇海支部在当时的庄市崇正小学即如今的崇正书院成立。遗址纪念碑以红色为主色调,流线型的曲线,寓意中共镇海党支部建立的曲折过程。

    学校利用该遗址,积极开展思政课堂与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寻找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历史,接受洗礼。为讲好思政课,学校开发出精品思政课程《薪火相传 镇少年》,课程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时期的少年先锋队,传承革命精神,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培育热心公益、勤学创新、自强自立、尊师孝亲、诚信守礼的“镇少年”。

    国防教育特色

    在骆驼中心学校的校园内,党支部退休教师陈万华来到学校爱国主义基地——雄鹰瞰胜,给年轻的党团员教师、稚气未脱的少先队员深情讲述着“雄鹰瞰胜”名字的由来以及这架英雄战机的故事。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飞机突发意外,坠毁在骆驼的水稻田里,最后在骆驼人民的帮助下飞机被顺利挖出。为了感谢骆驼人民对部队的全力援助,部队领导决定将在抗美援朝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退役37752英雄战机赠送给骆驼政府,就放在我们的校园内,它还被授予了‘海空雄鹰’的称号。”陈万华的这一节思政课,是该校基于“镇红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根植学生红色情怀的一次尝试。

    贵驷小学的国防教育展厅分成序厅、海防厅、陆防厅、荣誉墙和结束语五个厅,孩子们通过参观,认识为国家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贵小校友林永年院士,触摸科技感满满的航空模型,听老师们讲述发生在那个年代艰苦卓绝的战争故事,从而了解国防的目的。

    志愿服务特色

    今年暑期,蛟川中心学校“镇红苗”雷锋广场落成,广场包括雷锋像浮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个红色大字、宣传栏和学校志愿服务相关的宣传窗,以及学校志愿服务主题词“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9个大字。

    “雷锋广场既是一个有型的德育教育载体,又是一项极具思政教育意义的红色阵地。”揭幕仪式上,镇海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贺军辉说。

    据悉,该校于2017年启动全员志愿者行动,先后设立10家社会服务基地,还建立星级志愿者考核体系,目前已涌现出一大批星级志愿者和最美志愿者。雷锋广场是该校把全员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全面素养提升与雷锋精神相融合,抓住“镇红苗”阵地建设的时机而建成的红色教育阵地。

    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还有镇海职教中心的IDIC青年马克思主义领航基地。

    丰富多元的阵地

    串起校园红色根脉

    10月12日,“镇红苗·八音壁”在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落成揭幕。“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该校“八音壁”的底部是红色的大鼓造型;中部以石刻方式介绍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古代八种乐器材质;上部是民族乐器演奏剪纸和中国结,寓意着中华艺术的繁荣昌盛。

    “我校将以‘八音壁’为红色教育主阵地,通过‘艺术+思政’模式,深挖镇海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演奏红色旋律、唱响红色歌曲,用红色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孩子高尚品德的养成和独特艺术生命的绽放在校园共同起航。”学校党支部书记马虹亚介绍。

    10月14日,镇海区中兴中学举行“镇红苗·臻善阁”启动仪式。在风格雅致、书香氤氲的“臻善阁”里,同学们可以饱览宁波帮珍贵校史资源、倾听红色典籍史料故事。阁中设有宁波帮文化书刊专区,百余本介绍宁波历史、发展成就和商帮事迹的专著,展现了东方大港的奋进崛起之路。

    这所由“宁波帮先驱”叶澄衷创办的中学,培养了一批知名宁波帮爱国人士,被誉为“宁波帮摇篮”。建校118来年,学校着力打造以“宁波帮·善”文化为底色的“臻善教育”。此次,在“镇红苗”思政教育基地打造中建成的“臻善阁”,将使学校系列活动更成体系。

    张和祥小学是一所接收随迁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该校抓住“镇红苗”阵地建设的时机,在校园内打造了温馨贴心的“女童保护之家”。学校依托妇联、公检法力量,组建了一支由教师、家长、社工等组成的“花蕾护航志愿者团队”,每月定期召开私人定制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

    这些“镇红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体现了各校办学特色,它们由点及面串成了一道镇海校园的红色根脉风景线。在这道风景线上,学校围绕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