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化学习 让多学科“融”起来

如何评价?老师们“脑洞大开”

甲南小学的孩子正在割稻。

象山县晓塘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酿桂花。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跟他合作还是挺愉快的,最好下次合作还是他。”“最害怕听他说话了,每次讲很久,最后不知道他说了些啥。”“他真厉害,每次都能发现问题,并且一针见血……”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学识、素养等多方面能力,包括与人合作的素养、沟通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因此,项目化学习在当下的中小学已不是件新鲜事,各校都在普遍开展,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桦 钟婷婷 俞素梅 通讯员 蒋新成 缪小飞 李晨

    A 科学+语文+劳动 一场桂花雨融合各门学科

    “桂花为什么这么香?”“它都有哪些用途?”“它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能做香水吗”……象山县晓塘乡中心小学校园的金桂竞相开放,幽香弥漫。

    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记录组的同学当起了“植物学家”,探究桂花树的生长方式,观察桂花的外形特点,设计了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表,还充当起了“植物讲解员”,研究着校园不同种类的桂花树开花的时间,为大家作详细讲解。

    “这样的户外课堂希望老师能多多开展,它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对桂花的探究,我们还发现了桂花身上很多的秘密。”来自601班的刘靖骁说道。

    在上课文《桂花雨》时,语文老师特地把课堂搬到了桂花树下。学生们沉浸在《桂花雨》的字里行间,阅享树下,品着书香,也品着花香,感受桂花承载着的浓浓思乡情。一阵秋风拂过,桂花如雨般簌簌地从树上落下。学生们捡起这一些小花粒,夹在课本里。下课铃响,学生还不愿离去。“这是我上过最生动的语文课了。”学生们纷纷表示。

    而劳动课上就更热闹了。同学们把打下来的叶片、细木棍等杂质挑选出来,开始“酿桂花”。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勺子取适量的白砂糖铺在密封罐里,再取挑好的桂花铺上,就这样一层桂花一层白糖的交替,最后用盐压实,封上保鲜膜盖上罐盖保存起来。等到下周的劳动课时,同学就把自己采摘的桂花拿去做美食,例如桂花汤圆、桂花麦糕。

    “桂花糕真香!因为是我们自己采摘的桂花。”201班周于雷同学在劳动课上品尝着香喷喷的桂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具有“烟火味”的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B 编唱丰收歌、画斗笠、做水稻标本 将“稻谷丰收”融入各个学科

    戴上自己画的斗笠,穿上围裙,一手拿镰刀,一手握稻子,手起稻落……10月24日,鄞州区甲南小学的农场格外热闹,同学们正忙着收割自己种的稻子。

    上午,甲南小学农田中锣鼓声声震天响,在音乐组同学们庆丰收歌舞声中,丰收节正式开幕了。“左边一把抓住稻秆,右手用镰刀割稻,割好的稻子整齐地放身后。”现场,同学们认真聆听家长志愿者指导割稻。随后,一声令下,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下地割稻,一次割一株,一人割一长列。一组割完,同学们累得满头大汗。304班黄允涵同学说:“割稻可真累啊,农民伯伯真了不起,我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粮食!”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三块农田稻子割完了。同学们每人拿一把稻子在打稻机上打稻子脱粒,再把脱下来的稻子倒进风车筛去杂质,搬到水泥地上晒谷,体验稻子丰收的全过程。

    围绕“稻谷丰收”这个主题,甲南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如音乐组同学自编自唱宁波小调《丰收喜庆歌》;数学组的同学拿来了各式各样的秤,在稻田里学习称重;美术组的同学们在斗笠上画画,把自己画的斗笠戴在头上参加收割格外喜庆;科学组的同学们记录下稻子的品种、稻秆的长度,亩产量等知识。

    这学期,甲南小学充分利用校内5亩农田优势,将课堂搬到田里,开设田园“三类四能”劳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强化学科实践,注重跨学科综合性学习。

    该校校长罗静伟告诉记者:“我们的劳动教育实现的是五育融合,通过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式综合性学习,实现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育心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专家论道】

    这场展示活动

    让老师们“脑洞大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书育人的内涵和质量观已经发生了改变。10月27日上午,“浙江省项目化学习展示月之项目化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专场活动在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举行。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因此,项目化学习在当下的中小学已不是件新鲜事,各校都在普遍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传统的纸笔测试是通过量化评价来界定学生,而项目化学习通常采取团队形式,学生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经历,以及交流研讨的过程是难以量化的,却演绎了科学思维的发展,对这些难以量化的学习行为,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现场展示的正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杭州市余杭区绿城育华亲亲学校和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的老师做了观点报告,海曙区外国语学校、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宁波市实验小学、宁波市翰香小学、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的老师们分享了目标模型、任务设计和量规设计等。

    “表面上看,沟通能力似乎是一种能说会道的本事,实际上包罗了言谈举止等多种行为的能力,声音、眼神、动作、语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表达的效果。孩子们随时可以记录‘我喜欢谁的发言,因为什么’‘我喜欢哪一句话,因为什么’等,这种实时记录的评价,表达的是孩子们内心最纯粹的感受和体验,也是最为公正的评价。”宁波市翰香小学副校长柴曼丽介绍了她在团队合作能力的量规设计、沟通能力的量规设计和批判性思维的量规设计中的种种探索。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紧贴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它不仅针对学生知道什么,还要看学生能做到什么。传统的依靠纸笔测评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过去,每个不同的学习项目都要有不同的评价方案,老师们需提高对各类评价方式的认识,基于学业目标设计表现评价任务,学会整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狄海鸣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