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成(中)为同学们的18岁生日送上祝福。 |
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获得了中国残奥历史上首枚赛艇AS级男子单人双桨比赛金牌,并获得年度世界最佳残疾人赛艇运动员称号。他就是宁波人黄成。小时候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不良于行,他的成长比一般人困难得多,但他走出了一条冠军之路。近日,他走进鄞州高级中学,与全体同学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虞淑燕 “大风吹来”的金牌 2010年,练习游泳的黄成被浙江赛艇队看中,正式改练赛艇。从那时起,他比别人更加努力地练习,成功获得了参加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机会,并最终夺得了金牌。 黄成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奥运夺冠之路以及在国外比赛时的一些趣事。说起自己的其中一次参赛经历,黄成幽默地说,当天风有点大,他没怎么费力就被吹到了终点,他那枚金牌是大风吹来的。风趣的讲述引来阵阵笑声,但实际上,当年的黄成每天一练就是十几公里,手上磨出水泡了继续练,水泡变成血泡,全凭毅力坚持。冠军是对他的最好回报。 2016年里约残奥会后,他开始思考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如果退役了,应该做什么。 2017年端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参加在家乡云龙举办的民俗活动。观看龙舟表演时,黄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是否能把西方赛艇文化和东方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后来,黄成果真在云龙建立了赛艇基地。他还招募退役残疾人运动员,一起把不屈不挠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从普通青年到奥运会冠军,再到赛艇基地创始人,跟着黄成的分享,同学们感受着他三次转折的奋进之路。黄成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让同学们有所启发,有所触动。随着他的讲述,现场爆发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奥运精神“浸”成长 随后举行的18岁集体生日会又将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同学们和奥运冠军一起唱响了生日歌。九个“小寿星”在祝福声中吹灭了生日蜡烛,许下成人日的心愿,更惊喜的是,从奥运冠军手中接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有着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签名的壁纸,当然还有奥运冠军的那份祝福。 一同参与活动的副校长陈吉玲也在现场和孩子们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当代青年应该追什么样的星?黄成人生的三次转折对我们自我的成长规划有何指导意义?黄成虽语气轻松地讲述自己的成功,但奥运冠军真是赢得那么轻松吗?最后,她请每一个即将叩开18岁大门的同学思考,18岁所赋予的真正涵义。 同学们意识到,奥运冠军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是历尽千帆的坎坷、是不言放弃的坚韧、是向着梦想奔跑的付出、是岁月不语惟石能言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