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教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1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性没变 激情没变 教育初心没变

带班30年 她的心里仍住着一个小孩

柯春苗老师(右二)和学生在一起。

人物介绍

柯春苗 48岁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

语文教师

海曙区优秀班主任

海曙区优秀辅导员

推荐理由

带班30年,她至今仍和孩子们玩成一片,和学生一起跳绳、踢毽子、做广播操,和学生一起画石头、玩草木染、做饼干、编手串……在“玩”中管理班级,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经验。

    今年是柯春苗从教30周年,也是她担任班主任满30年。自从18岁走上讲台,她年年都是班主任,连怀孕那一年也不例外。因为和孩子“玩”成一团,了解她的朋友说,“你一点也不像个班主任”,柯春苗把这话视作对自己的最大褒奖。

    “我庆幸30年过去,我的脸上没有刻下严苛、古板和较真,我的激情没变,心里依然住着一个纯真的小孩,她会时时跑出来提醒我:三尺讲台前,一隅方寸地,唯有心愿不可辜负!” 这是柯老师的心声。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带班30年

    温情故事“一箩筐”

    走上从教之路,柯春苗是受了自己老师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最需要老师的时候,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师鼓励我们去考师范院校”,品学兼优的柯春苗听从老师的指引,顺利考上了师范学校。

    1992年毕业的时候,柯春苗才18岁,在北仑三山乡(现北仑春晓)林慈小学和海口小学,度过了最初的6年教师生涯。乡村小学虽然人手紧张、条件简陋,但学生和家长完全信任老师,同事们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非常友好,这坚定了柯春苗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那时候,我又是班主任又做辅导员,教语文也教音乐。虽然工作了,我们那时还要交作业的,每天抽时间练‘三笔’——硬笔、毛笔、粉笔,还要练简笔画等,还有各种听课、进修、比赛等学习机会,也经常让我们年轻教师去。”柯春苗回想当年并不觉得苦,年轻时的种种历练在她的笑谈声中都成了一种美好。

    在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备课、做教具格外费时,年轻的柯春苗那时住在学校,晚上的娱乐就是在办公室里备课、改作业。早年的学生如今都做爸爸妈妈了,他们不仅结婚的时候邀请柯老师喝喜酒,还向柯老师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学生们说:“你永远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柯老师。”说到动情处,柯春苗眼泛泪花,30年的班主任生涯,有讲不完的师生故事。

    印象很深的还有怀孕那一年,柯春苗带一年级的班,那天晚上给一年级新生家长上“家长学堂”的课,她穿着一件宽松的外套,直接把扩音器揣在了口袋里,根本没考虑到那个扩音器正贴着腰身。上完课回到家里,肚子里的宝宝特别闹腾,事后想想,估计宝宝是被扩音器“闹腾”的吧。

    和学生“玩”成一片

    她说班主任有很多乐趣

    有人说做班主任很烦,也有人说做班主任太难了,柯老师却说做班主任有很多乐趣。

    柯春苗很文艺,她学过书法、画画,业余还喜欢玩编织、玩绣花等,她不仅自己玩,也带着学生一起玩。记者看到,如今她带的403班教室布置得非常别致,这是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的。“竞赛栏”里,一根木棍系着条条麻绳,麻绳上系了很多小“盲盒”,表现好的小朋友可以得到盲盒奖励。“有学生问,可以奖励去老师家玩一次吗?我说可以啊!”柯老师开心地介绍,这根木棍是她爬山时捡来的一根枯枝,一刀刀刮去表皮后,用来装饰教室刚刚好;旁边这幅拔河比赛创意画,一个个人偶是学生用毛线、布片等缝制出来的,“拔河比赛很能体现一个班级齐心协力、争取胜利的力量,我们班的拔河也连续赢三年了,所以我们特意设计了这样一幅画,这些人偶代表班上一个个学生,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这个人偶是我,是学生做的。”柯老师指着“自己”哈哈大笑。

    孩子们喜欢动手,善于模仿,老师喜欢的东西,往往学生们也会喜欢,其实并不需要太刻意的引导。柯春苗在影响学生的同时,也好奇学生玩的游戏、吃的东西、看的书,并参与其中。她和学生一起做饼干、编手串、打中国结、画石头、玩草木染,并把学习、比赛、演出、写作文也当成“玩”。

    疫情期间,柯春苗有一段时间在家上网课,她让小朋友报名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做操、做实验、画画、练琴等,还组织每周一次的艺术汇报演出、口算比赛、读绘本讲绘本画绘本,师生一起把童年时光玩得热热闹闹、扎扎实实。有老师羡慕地问:“你们班的孩子怎么那么会‘弄’啊?”柯老师自豪地说:“你把他们的审美力提升了,他们做不出不好看的东西。”

    不讲“道理”也不吝夸奖

    她管理班级很有一套

    班级里难免会有各种“事故”,柯春苗对此也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式——做一个不讲“道理”的班主任。

    她在班里规定:做错事,第一时间道歉,讲好话、做好事弥补都可以;如果损坏了公物或同学的物品,自己赔偿,处理好了就可以,不用“告老师”。

    “如果需要我解决的,那就三个步骤:一、各自说事情经过;二、说说自己的不妥;三、为自己的不妥行为向对方道歉。”柯老师说这就是她“简单粗暴”的人际关系处理法。

    既要让孩子们学会道歉,更要对他们给予赞赏。柯春苗让全班学生轮流体验当“小班主任”,让同学们独立组织班队课、出板报、管理日常纪律等。在这过程中,她会恰到好处地不吝夸奖。“哟,我们班又得流动红旗了啊!”“今天的活动,组织者太用心了!”“哇,这么安静!”就这样,孩子们在班级比赛中,总是能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享受过程,也享受结果。“我的学生都是最好的!”在柯春苗的掌声里,同学们的作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发表,在学校的各类比赛中,她带的班级也总是名列前茅,先后有三个她带的班级得到区级“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了。”柯春苗说,如果能时时记得这句话,班主任工作就会简单得多。她很庆幸一直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里,30年了,个性没变,激情没变,对教育的初心没变,“我心里依然住着一个纯真的小孩”。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