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好老年大学 要有年轻化思维

    作为由政府主导、强调公益性的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也不例外,随着各地老年大学秋季学期招生开启,一些学校的线下报名通道排起长龙,网络报名几分钟内名额全部被抢空。

    (11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老年大学火热,一座难求成常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有人感慨,随着公平教育、就近入学的推行,现在孩子上学倒不那么愁了,真正愁的是老人,能不能上到老年班,能不能上到高质量课程。这种变化,不是坏事,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顾名思义,老年大学离不开一个学字,火热体现了“活到老要学到老”,但其意义不仅仅如此。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预计“十四五”时期,将突破3亿,这也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已经实打实地来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且,老年人也有着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他们渴望高质量的养老。老年大学的价值正在于,满足了老年人学习、交友、娱乐等多种需求,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技能,还是社交的重要场所。

    老年大学如此火热,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又该如何更好地顺应老年人的需求?只有洞悉发展的时代,把握老龄社会背景,理解国家对老年事业的高度重视,才能办好老年大学。

    纵向比,老年大学发展得并不错。截至2019年末,我国老年大学(学校)数量约为7.6万所,比2017年增加了1.4万多所。近年来,老年大学还不断向街道、社区等基层延伸,但问题关键在于,老年大学的建设步伐,相对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依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

    所以,站在新的起点上,办好老年大学,需要围绕高质量做文章,主要体现在存量、增量和变量上面。所谓存量,主要是扩容,就是针对既有的老年大学进行挖潜,真正把既有老年大学的潜力挖掘出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所谓增量,就是目前国内老年大学容纳学员数量只有千万人,相对于老年人庞大的基数,存在严重的脱节,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所谓变量,主要是提质,推动老年大学的结构和内容跟上时代脚步,不能停留于“老年艺校”,止步于“琴棋书画”。目前,不少老年大学推出了无人机摄影、法律基础、视频编辑、科技游学等课程,与时俱进的内容满足了老年人与时俱进的需求。

    老年大学名中有“老”,但不能以老眼光看待,不能以老思维认识,而是要以创新思维,尤其要以年轻化思维去审视和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在存量、增量、变量上做出大文章,这样的老年大学更符合公众期待。毛建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