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了满满的成就感。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王静锋)“明码标价,价廉物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保证绿色无污染,还非常的新鲜……”11月9日傍晚,余姚市东城小学的校门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吸引了众多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围观。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爱心义卖活动,一群五年级的孩子化身小小“销售员”,卖起了自己在学校“屋顶农场”和“屋顶花圃”采摘到的蔬菜以及常绿或花卉植物。 白菜绿,萝卜圆;辣椒红,长满园……经过孩子们辛勤的耕种和栽培,又是一年丰收季,“润泽园”里的劳动果实已经挂满枝头。以往,学校都是把劳动成果当作奖品奖给各个班级的学生,而今年校长许奇峰有个大胆的尝试,除了自采自摘自销,还准备在校门口组织一次爱心义卖,在丰富学生劳动体验的同时,懂得关爱、学会分享、体验生活、感悟成长。 活动预告一经推出便得到积极响应。“短短一个上午就有几十个学生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我们从中选出了10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科学老师楼叶峰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及开展,令他惊喜的是,孩子们的参与劲头很足,不管是安排在摊位前做销售的、维护秩序的,还是在摊位后收款的、记账的,每个人在岗前培训时都学得很认真。负责销售的学生还向老师请教有效沟通的技巧,以此加强口语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504班的李昕遥平时就常跟奶奶去菜场买菜。她观察到,卖家在推销自己东西的时候,哪怕金额不大,也要抓住顾客“超值”的消费心理。于是,她也有样学样,在这次充当“销售员”的角色中,使出浑身解数卖力吆喝:“我们的价格很实惠,白萝卜、辣椒、青菜等蔬菜都是打包价五元一袋,土培、水培、沙培等常绿或花卉植物等也是不超过10元一件。” 同学们在活动全程中积极与“顾客们”进行交流,介绍义卖商品及活动的意义,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许,前来选购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当天共卖出222件义卖商品,销售金额1125元。 校长许奇峰表示,接下来学校每周三有固定义卖摊位,让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以后,学校还将不定期举行“走出去”活动,让不同年级段的孩子都能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