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们的教育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的孩子,他们动作磨蹭,做作业拖拉,没有时间观念。有时候老师急得火冒三丈,而他们却淡定自若,无论你怎么催,他们始终一动不动。孩子作业拖拉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一个“急性子”老师遇上“慢性子”孩子,又如何调和?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胡蔚 特邀班主任 朱优优 宁波市修人学校 我们的故事 他叫小波,初见他时,小小的个子,白皙的皮肤。每每遇见,他都会行礼,90度鞠躬,敬礼叫老师好,无论是楼梯口遇见还是在校门口值周遇到,说话慢吞吞的。他的慢性子不仅体现在说话上,还带到了学习上。 有一回上语文课,我走进教室,其他同学都已经坐得端端正正等着我,只见小波低着头在写作业,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同学用手轻轻提醒他,可他仍无感觉。 我假装淡定地对着全班学生说:“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在用功地写作业,现在已经是语文课了,请先把你的作业收一收。”可是小波还是无动于衷。 于是,我心中的那股火一下子窜上来了,直接收走他的作业,批评他说:“那么喜欢写作业,下课了到老师办公室来领作业写。”他见状,抢过我手中的本子继续慢吞吞地写着。 课后,我联系了家长,在跟家长的多次交流中,我得知了他是家里的独子,比较自我。从小全家人围着他转,在家里做错事也是一句话不说,更听不进家长的苦口相劝。 我的反思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当我这个“急性子”老师遇上了这个“慢性子”学生,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行动 尝试改变自己 要想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孩子多年养成的性格太难了,于是我尝试着改变自己。作为成年人,我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改变自己的“急性子”。当小波在那里磨蹭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批评他,而是一改以往的风格,时而表扬他几句,时而示个弱…… 慢慢地,我看到了小波的动作比之前快了点,尽管跟其他同学比还是有所落后,但我看得出他的努力。我开始用一种平静的心态跟小波交流,接受他的“慢性子”。 挖掘闪光点 由于小波平时动作慢,很多作业无法及时完成,别人空余的时间他就在那补作业。我想:才二年级的孩子,难道他以后的日子都要在老师的催促声和做作业中度过吗?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寻找小波身上的闪光点。 一次体育课上,当其他同学都纷纷出教室门排队时,我看到了教室里还有一个身影——小波。只见他扶起一把把摔倒在地的凳子,捡起地上掉落的书本。于是,我在班级里对他的这一举动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主动帮同学、老师做事。 做好事是值得表扬的,我利用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告诉他:把你的“慢性子”一点点改过来,早点做完作业,你有更多的时间帮助老师与同学做事。于是,他在做作业时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慢慢跟上来了,不再是那个“慢羊羊”了。 同伴影响 有时候,老师与家长的千万句唠叨,抵不过同学的一句鼓励。于是,我在他前后左右安插了一些好学生,这些学生不仅成绩好而且乐于帮助他。有时候看小波在那里磨蹭,周围的同学会提醒他:赶紧写作业。在周围同伴的影响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动作自然快了起来。 心理战术 在与小波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也慢慢领悟到心理战术的重要性。有时候往往因为我太急,急于让他完成作业,急于让他改掉坏习惯,所以会用不恰当的情绪去面对他。后来,我跟他玩起了心理战术,尤其是当怎么苦口婆心地跟他说都不起作用时,我开始利用“回避”的心理战术,不让“战争的硝烟”弥漫教室。 我也会利用“投其所好”的心理战术,因为小波喜欢帮同学、老师做事,尤其是每天他都会帮值日生扫地、擦窗台等。 我还利用“假装遗忘”的心理战术,我没点到他的名字,我会故意在班级说:“全班的名字都点到了吧?”这时候他就会急着嗓子跟我说:“我还没点到,我还没完成。”我听到后会假装不好意思地说:“哦,原来还有你这个漏网之鱼,不好意思,老师把你忘了。所以你下次要快点,不然老师记性不好会把你忘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他都会开心一笑,低着头认真做起作业来。 班主任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你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小波的过程中,我尝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多点耐心,努力改变自己急躁的性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教育生涯漫长,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让教育之路遍地开花!有时候心平气和胜于声嘶力竭。换个角度,换种方法,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