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 |
面向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的“红色故事会 一起向未来”主题征文活动,昨天揭晓了评选结果,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30名。其中荣获一等奖的是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804班的汪品言同学和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501班的何罗一同学,他们的两篇来稿《家风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奔跑吧,少年》各有千秋,最终得分不相上下,因此双双获得一等奖。 □现代金报丨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红色故事会 一起向未来”主题征文活动于10月15日在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粉丝节开幕式上启动,获得了小记者们的积极响应,尽管征文时间很短,只有半个月的时间,编辑部还是收到了近百篇来稿。 这些来稿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电影《长津湖》观后感、姚剧《童小姐的战场》观后感等,有《红星照耀中国》《恰同学少年》《红岩》等红色经典读物的读后感,有写鄞州塘溪沙村研学之旅、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参观心得、武昌起义纪念馆游记等,还有写爷爷、外公等家中长辈讲年轻时的故事,以此分享良好家风的渊源。还有小记者写来了诗歌、散文诗等。 绝大部分来稿感情真挚,小记者们通过阅读红色经典故事、观看红色电视剧、“打卡”红色教育基地、分享红色家风故事等,纷纷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了“要好好珍惜,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心愿。 此次征文在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的指导下,由《现代金报》小记者编辑部举办,旨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领广大青少年牢记时代责任,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10月30日截稿后,编辑部邀请了三位市名师、区名师担任评委。评委们对小记者们的来稿给予了较高评价,“这些文章同一主题,不同构思,看完后也打开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思路”。 奔跑吧,少年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501班 何罗一(证号2207921)指导老师 张红晖 窗外风雨萧瑟,我窝在家里,捧起《恰同学少年》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鞋,一双双鞋浮现在我眼前:毛泽东的布鞋、徐特立的草鞋、刘俊卿的皮鞋、蔡和森为路人擦鞋……每双鞋子都有故事,写着不同的人生! 毛泽东的那双布鞋裂了大洞,又破又旧。他去买鞋,四毛钱一双的布鞋都嫌贵,最后却进了书店用一块大洋买了书。他蹬着破布鞋蹲在书店里专心致志地看书;他趿着破布鞋一心学习,书上做满详细的笔记,一周完成十几万字书的手抄本。他拖着破布鞋,踏步在烈风骤雨间高咏:“山川在我脚下!大地在我怀中!”他那胸怀大志、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令我心生敬意。 被称为“徐大叫花”的徐特立老师,脚上穿的是破旧的,沾满了泥水的草鞋。他穿着破烂不堪的草鞋,每天步行几十里路去教学。他心中有大爱,每个月的月薪都用来创办学校,免费招收贫困孩子,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他无私的大爱情怀让我深深感动。 蔡和森在繁华的渡口,长长的石阶旁屈身为路人擦鞋,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他穷且益坚、勇于担当的精神,让我钦佩不已。 出身贫苦家庭的刘俊卿逼父亲用妹妹的全部工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最新款的皮鞋。他穿着崭新的皮鞋,昂着头、迈着方步,锃亮的鞋面却映出他的自卑与爱慕虚荣。 慢慢合上书,轻轻摩挲着封面,我的心中激情荡漾、澎湃不已。“穿草鞋,打补丁、吃粗茶淡饭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吃山珍海味就是富有吗?不,孩子们,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的东西。俭朴为修身之本!”孔昭绶校长的声音振聋发聩,在我耳边回响,也震撼了我的心灵。鞋子不是身份的标签,这个品牌、那个款式,还有限量版、高价鞋穿上脚并不能助力我们走得更长远,心中的鞋子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让我们穿上俭朴之鞋走过风雨,穿上勤奋之鞋翻过高山,穿上进取之鞋越过荆棘,穿上勇敢之鞋迈过崎岖,穿上坚强之鞋跨过大海,穿上拼搏之鞋奋力向前奔跑……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奔跑吧,少年! 家风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804班 汪品言(证号2216246)指导老师 刘雪莺 说起我们家的家风,和部队有关。我的爷爷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军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除了在战场上拯救战友的生命,还要自己动手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来缓解前方部队物资紧缺的困境。我的爸爸也是在部队历练过的军人,下地干活,丰衣足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爷爷坚定的信念,也是爸爸成长的支持,更是我们家真诚又朴实的家风。 劳动,让“小家”更和美 在我的“小家”里,每到周末总会唱响“劳动晨曲”。吃过早饭,妈妈像陀螺一样,擦桌子、擦柜子、擦地板;老爸认领了最“油腻”的厨房工作;我负责养护幸福树,别以为这只是喷喷水的悠闲劳动。曾经,我猛灌幸福树“喝水到吐”,结果它“严重脱发”,现在我学会了对幸福树“察叶观色”,按需浇水,让它长得郁郁葱葱。陶行知爷爷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我明白了劳动要手脑并用。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16楼,闻着太阳从窗户挤进来的味道,哇!劳动也芳香四溢。 劳动,让“甬城”更安宁 我家门口在造地铁站,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搭架子、挖地道、垒围墙……作为城市的一员,虽然我年龄小,但妈妈常常叮咛我:“劳动不分贵贱,不分年龄,小家之外的劳动更可贵。”这几年,我经常参加社区垃圾环保行动,不怕脏不怕累;我也在夏天做过路口的交通小执勤,提醒行人骑车佩戴头盔,不怕晒不怕热;我还利用暑假跟着志愿者妈妈去企业照顾那些来甬的“小候鸟”们……在我们宁波,就是有无数平凡不起眼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坚持着平凡的劳动,才让“甬城”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宁,幸福指数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真实的行动,是我们家最温暖的力量,更是我最甜蜜的成长!
|